[发明专利]一种利用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检测多巴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7663.3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9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姜翠凤;李朝;吴辉;朱佳茗;朱冬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玉桂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纳米粒子 多巴胺 羟色胺 检测 制备 紫外分光光度计 紫外吸收峰 化学测试 检测分析 耗时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化学测试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检测多巴胺的方法。主要包括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的制备、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多巴胺‑TMB‑H2O2体系的制备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分析。该体系能在652nm左右处产生特殊的紫外吸收峰,从而快速的检测多巴胺。该检测方法对于金纳米粒子不用采取过多的复杂的处理,其操作简便、快捷、耗时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测试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检测多巴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纳米粒子即指金的微小颗粒,其直径在1~100nm,具有高电子密度、介电特性和催化作用,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结合,且不影响其生物活性。由氯金酸通过还原法可以方便地制备各种不同粒径的纳米金,其颜色依直径大小而呈红色至紫色。
多巴胺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其量的改变可导致一些重要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帕金森氏症。目前检测多巴胺多用电化学方法,而电化学方法操作比较繁琐,需要电解池、池体、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等。或者采用包含金纳米粒子的化学敏感器对多巴胺进行检测,但是采用此种检测方法需要对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经过两类功能小分子的修饰,该步骤的探针的前处理过于复杂,不能快速、简单的检测多巴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检测多巴胺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耗时短,有利于多巴胺的快速检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检测多巴胺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5-羟色胺溶液与金源溶液进行混合,形成第一混合溶液。在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在搅拌的条件下逐滴加入质量浓度为1%的硼氢化钠溶液形成第二混合溶液。第二混合溶液颜色变为酒红色后,将第二混合溶液放置于黑暗条件下继续搅拌并离心得到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的溶液与多巴胺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溶液后静置。向第三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缓冲液、色原试剂和过氧化氢溶液形成第四混合溶液,并进行培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第四混合溶液进行检测。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金源溶液为三水合氯金酸溶液或氯金酸盐溶液。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搅拌的搅拌速度为55r/min,搅拌温度为75℃,搅拌时间为40mins。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金源溶液与5-羟色胺溶液的摩尔比为1.1:1-1.3:1。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混合溶液进行离心的离心转速为6000-7000rpm,离心时间为3-4mins。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色原试剂为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缓冲液为醋酸钠缓冲液或醋酸钾缓冲液。其中,醋酸钠缓冲液的pH为3.5-5,醋酸钾缓冲液的pH为3.5-5。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9nm。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四混合溶液进行培育的培育温度为10℃-50℃,培育时间为5-30mins。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检测多巴胺的方法在检测脑内多巴胺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76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憎水性分析系统
- 下一篇:基于点目标频谱检测的农药残留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