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杂交种马铃薯育种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5675.2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2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W·H·林德豪特;T·P·斯豪特;理查德·杰拉尔德斯·弗朗西斯库斯·菲瑟;H·J·凡埃克;R·C·B·胡特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格文册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A01H1/08;A01H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景鹏;姚开丽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倍体、能育的、自交亲和且基本纯合的马铃薯品系,其中所述品系包括如活力等的农艺学期望性状。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于产生所述植物的方法,且涉及通过所述纯合的马铃薯品系的杂交所获得的杂种种子及由所述种子长成的马铃薯植物。 | ||
搜索关键词: | 杂交种 马铃薯 育种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产生物种Solanum tuberosum或包括能与Solanum tuberosum杂交的其它结出块茎的茄属植物的基因渗入部分的Solanum tuberosum的二倍体、能育的、自交亲和且基本纯合的马铃薯品系的方法,所述二倍体、能育的、自交亲和且基本纯合的马铃薯品系包括具有以每株植物至少200克鲜重的克数表示的平均块茎产量的植物;其中术语基本纯合指在所述马铃薯品系的植物中至少50%的基因座是纯合的,所述方法包括:(a)提供第一马铃薯植物,所述第一马铃薯植物是二倍体、自交亲和的、能育的且基本纯合的第一马铃薯品系的植物,其中所述马铃薯植物具有自交不亲和基因座抑制基因(Sli),并且其中,术语基本纯合指在该马铃薯品系的植物中至少50%的基因座是纯合的;(b)提供第二马铃薯植物,其中所述第二马铃薯植物是可具有任何纯合水平的物种Solanum tuberosum或包括能与Solanum tuberosum杂交的其它结出块茎的茄属植物的基因渗入部分的Solanum tuberosum的二倍体植物,所述第二马铃薯植物的品系包括具有以每株植物至少200克鲜重的克数表示的平均块茎产量的植物;(c)使所述第一马铃薯植物和第二马铃薯植物异花授粉以提供种子,且收集所述种子从而提供杂种后代种子形式的后代;(d)使所述杂种后代种子长成杂种后代马铃薯植物的种群,且从以每株植物至少200克鲜重的克数表示的产量产生块茎的所述种群的植物中进行选择;以及(e)使所述杂种后代马铃薯植物自交或使所述杂种后代马铃薯植物与所述第一马铃薯植物的品系的马铃薯植物回交,进行1至8次自交或回交,且选择产生能育后代的植物,从而提供物种Solanum tuberosum或包括能与Solanum tuberosum杂交的其它结出块茎的茄属植物的基因渗入部分的Solanum tuberosum的二倍体、能育的、自交亲和且基本纯合的马铃薯育种品系,该物种Solanum tuberosum或包括能与Solanum tuberosum杂交的其它结出块茎的茄属植物的基因渗入部分的Solanum tuberosum的二倍体、能育的、自交亲和且基本纯合的马铃薯育种品系包括具有以每株植物至少200克鲜重的克数表示的平均块茎产量的植物,其中术语基本纯合指在该马铃薯品系的植物中至少50%的基因座是纯合的;(f)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e)中获得的所述二倍体、自交亲和且基本纯合的马铃薯育种品系的植物中引入至少一个性状或基因,该至少一个性状或基因选自由对来自Solanum bulbocastanum或S.demissum的晚疫病菌的抗性,对来自S.tuberosum的亚种andigena CPC 1690或1673的G.rostochiensis Ro1的抗性,对来自S.tuberosum的亚种andigena的G.pallida的抗性,对来自S.tuberosum登录号78‑3778的G.rostochiensis Ro5‑22和G.pallida Pa2‑D383的抗性,对来自Solanum spegazzinii和Solanum tarijense的G.pallida Pa2和Pa3的抗性,对来自S.tuberosum登录号3704‑76的G.pallida Pa3的抗性,对来自S.bulbocastanum的M.chitwoodi的抗性,对来自S.fendlerii和S.hougassii的M.chitwoodi/M.fallax的抗性,对来自S.chacoense和S.tarijense的M.hapla的抗性,对来自S.tuberosum cv Pentland Ivory的PVX的抗性以及对来自S.tuberosum DW 83‑3121的PVS的抗性;β‑胡萝卜素羟化酶2(CHY2)的基因,玉米黄质环氧化酶(ZEP)的基因,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的马铃薯基因,β‑呋喃果糖苷酶或马铃薯酸性转化酶的基因,蔗糖磷酸合成酶的基因,假定转化酶抑制剂前体(INH1/INH2)的基因,块茎多酚氧化酶PPO的基因、蔗糖合成酶的基因,绿原酸诱导因子的基因,天冬酰胺合成酶的表达序列标签EST724115和EST717227,磷酸化酶‑L基因,R1蛋白或葡聚糖水二激酶的基因,这些基因均来自S.tuberosum;S.demissum的R2和R2‑样蛋白基因,S.Hjertingii的R2晚疫病抗性蛋白(Rpi‑hjt1.3)基因,ABPT Rpi蛋白基因,S.venturii的晚疫病抗性蛋白基因,S.bulbocastanum的假定的疾病抗性蛋白RGA2基因,S.bulbocastanum的晚疫病抗性蛋白RPI基因,S.bulbocastanum的晚疫病抗性蛋白Rpi‑blb2(Rpi‑blb2)基因,S.bulbocastanum的NBS‑LRR抗性蛋白(Rpi‑bt1)基因,S.tuberosum的线虫抗性蛋白(Gro1‑4)基因,S.tuberosum的疾病抗性蛋白Gpa2基因,S.tuberosum亚种andigena的ADG2/2x(v‑2)7a基因控制的对马铃薯Y和A马铃薯Y病毒属的抗性,和/或S.tuberosum亚种的抗性基因‑样、外显子1~6、剪接变体C38和C19的andigena ry‑1基因;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类黄酮3’,5’‑羟化酶基因和花青素‑1产生途径的R2R3MYB转录调节因子的基因,这些基因均来自S.tuberosum L.;S.demissum的晚疫病抗性蛋白(R1)基因,来自S.tuberosum L.的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蛋白R3a的基因,及S.bulbocastanum的NBS‑LRR抗性蛋白(Rpi‑bt1)的基因所组成的组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格文册尔有限公司,未经艾格文册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3567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篓
- 下一篇:一种粉红色叶片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