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距和高度可调的高地隙自走式底盘及其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1228.5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7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守荣;丁力;曹超;林玉龙;李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51/02 | 分类号: | A01B51/02;A01B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距和高度可调的高地隙自走式底盘及其转向机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范围广、可靠性高,可以根据不同作业需求实现轴距和高度可调的高地隙自走式底盘及其转向机构。所述底盘及其转向机构包括机架(1)、转向机构(26)、轴距调节机构(27)、高度可调机构(28)、驱动轮(41)和转向轮(42)。机架(1)设置有第一加强梁(2)和第二加强梁(3),所述转向机构(26)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轴距调节机构(27)一端铰接于所述机架(1)上,另一端铰接于高度可调机构(28)上,所述高度可调机构(28)安装于所述驱动轮(41)和转向轮(42)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距 高度 可调 高地 底盘 及其 转向 机构 | ||
【主权项】:
1.一种轴距和高度可调的高地隙自走式底盘,包括机架(1)、转向机构(26)、轴距调节机构(27)、高度可调机构(28)、驱动轮(41)和转向轮(42);其特征在于:机架(1)设置有第一加强梁(2)和第二加强梁(3),所述转向机构(26)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转向机构(26)包括第一转向立柱(8)、第二转向立柱(29)、转向油缸(12)、推板(13)、第一连板(14)、第二连板(15)、第三连板(16)、第四连板(17)、第五连板(18)、第六连板(19)、横向拉杆(20)、第一转轴(21)、第二转轴(22)、第一推杆(23)、第二推杆(24)、第一轴套(25)和第二轴套(30);所述转向油缸(1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加强梁(3),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推板(13)的一端,推板(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板(14)的一端固定,第一连板(14)的此端同时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21)上;第一连板(14)的另一端与横向拉杆(20)的一端铰接;第一转轴(21)的一端可转动地穿过第二加强梁(3)横梁的突起部分,另一端可转动地嵌套在机架(1)中;第二连板(1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21)上,第二连板(15)的另一端与第一推杆(23)的一端铰接,第一推杆(23)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板(16)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板(16)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向立柱(29)固定连接;第二转向立柱(29)的一端可转动地嵌套在第二轴套(30)中,并穿过机架(1),第二转向立柱(2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转向轮(42)的高度可调机构(28)的第一弯腿(5)上;第四连板(17)的一端与横向拉杆(20)的另一端铰接,第四连板(1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22)上,第二转轴(22)的一端可旋转地穿过第二加强梁(3)横梁的突起部分,第二转轴(22)的另一端可旋转地嵌套在机架(1)中;第五连板(1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22)上,第五连板(18)的另一端与第二推杆(24)的一端铰接,第二推杆(24)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板(19)的一端铰接,第六连板(1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向立柱(8)中;第一转向立柱(8)的一端可转动地嵌套在第一轴套(25)中,并穿过机架(1),第一转向立柱(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转向轮(42)的高度可调机构(28)的第一弯腿(5)上;所述轴距调节机构(27)包括平行四杆机构(10)和液压缸(11),平行四杆机构(10)与机架(1)铰接,液压缸(1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机架(1)上,液压缸(11)的另一端铰接于平行四杆机构(10)的左连杆(31);平行四杆机构(10)的上连杆(32)固定于机架(1)上,平行四杆机构(10)的下连杆(33)固定于驱动轮(41)的高度可调机构(28)的第二弯腿(34)上;所述高度可调机构(28)包括第一弯腿(5)或第二弯腿(34)、连接腿(6)、升降油缸(7)和连接轴(9),其中,第一弯腿(5)或第二弯腿(34)的下端铰接于连接腿(6)的第一端,连接腿(6)的第二端通过连接轴(9)分别固定安装在驱动轮(41)和转向轮(42)上;升降油缸(7)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弯腿(5)或第二弯腿(34),升降油缸(7)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腿(6)的第二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7122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遥控轮式移动机器人平台
- 下一篇:一种旋耕机装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