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工业生产的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0662.9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4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俞祥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祥敏;王仁宗 |
主分类号: | C01B32/312 | 分类号: | C01B32/312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活性炭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工业生产的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合理配比的沥青与芳香烃类物质熔剂,在适宜温度熔融,采用熔体气相造粒法制备沥青球,工艺简单高效,替换了原有耗时巨大,成球率低下的熔体液相成球法,实现了成球阶段连续的工业化生产,成球成品率超过80%以上,且能通过后续的预氧化、炭化和活化处理,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基球形活性炭 成球 制备 活性炭制备技术 芳香烃类 合理配比 活化处理 炭化 成品率 成球率 沥青球 预氧化 体液 球法 熔剂 熔融 造粒 耗时 沥青 替换 | ||
【主权项】:
1.一种适合工业生产的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将软化点为270~280℃的石油系沥青或煤系沥青、熔剂蒽、辅助熔剂萘按下述重量百分比:沥青55%、蒽28%‑36%、萘8%‑16%在170~200℃,搅拌混合7~15min得到调制沥青熔体;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取的调制沥青熔体在170~200℃导入熔体沥青旋转造粒喷盘,利用离心力将调制沥青熔体在170~200℃甩出分散在空气中,自由落下,在落地前自动凝固成球体得到沥青球;步骤三、最后采用常规预氧化、炭化和活化工艺制备出沥青基球形活性炭,所制备的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粒径在0.5‑1.5㎜之间的颗粒占81%以上,比表面积超过1300m2/g,微孔极限吸附量大于330cm3/g,平均等效孔宽在1.5‑1.7nm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祥敏;王仁宗,未经俞祥敏;王仁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3066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矿分级式脱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增塑剂的混凝土预制桥梁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