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量风洞天平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23820.8 申请日: 2016-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6768791B 公开(公告)日: 2019-04-16
发明(设计)人: 吴臣武;黄河激;刘宏立;樊菁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M9/02 分类号: G01M9/02
代理公司: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代理人: 胡剑辉
地址: 10019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量风洞天平,包括:一个变截面异形梁、一个底座,所述变截面异形梁为L型,分为水平横梁和立梁,水平横梁端部具有模型安装定位端面及尖状突起,用来安装固定气动力测试模型,水平横梁和立梁上开有若干槽口作为应变测量区域;所述异形梁的立梁底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本发明针对稀薄气体风洞环境的微力测量,设计了一种微量风洞天平以及测试原理。该天平主体弹性元件由变截面异形梁构成,采用高灵敏度应变测试技术,可以测量弹性元件若干区域的应变;通过反演计算可获得mN量级的气动阻力、升力和偏航力,及相应量级的俯仰力矩、偏航力矩和滚转力矩,共计六个分量。
搜索关键词: 异形梁 风洞天平 水平横梁 变截面 立梁 底座 气动力 安装定位端面 安装固定 测量弹性 测试模型 测试原理 弹性元件 反演计算 俯仰力矩 高灵敏度 滚转力矩 尖状突起 偏航力矩 气动阻力 天平主体 微力测量 稀薄气体 应变测量 应变测试 风洞 槽口 底端 偏航 升力
【主权项】:
1.一种微量风洞天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变截面异形梁、一个底座,所述变截面异形梁为L型,分为水平横梁和立梁,水平横梁端部具有模型安装定位端面及尖状突起,用来安装固定气动力测试模型,水平横梁和立梁上开有若干槽口作为应变测量区域;所述异形梁的立梁底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2382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基于PIV的平板湍流边界层流场结构测量装置及方法-201910808182.8
  • 郑耀;叶志贤;蒋逸阳;田泽南;莫邵昌;邹建锋;张阳 - 浙江大学
  • 2019-08-29 - 2019-11-12 - G01M9/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IV的平板湍流边界层流场结构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空气动力学测试技术领域。该实验装置包括风洞、测试平板、用于接收和记录粒子散射光的高速相机、发烟箱、激光器、片光系统。风洞由进气段段、稳定段、收缩段、实验段、扩张段、拐角段、动力段、出口段顺次连通构成,测试平板固定于实验段中央,发烟箱置于支架前端。激光器展光器将激光展成片光射入风洞中。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高速相机获得一段时间内流场瞬时图像,再由PIVLAB程序进行处理获得相应的瞬时速度场和涡量云图。本发明具有精度高,对设备要求较低,测试时间快等特点。
  • 模块化多功能大气边界层风洞-201920684051.9
  • 张明;胡耘;赵秀勇;徐静馨;王杰;田文鑫 -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9-05-14 - 2019-11-12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大气边界层风洞,该风洞可通过变换各段位置改变风洞功能。该模块化多功能大气边界层风洞,包括依次设置的出口扩散段、收缩段、试验段、稳定与收缩段、入口扩散段和动力段,各段接口相适配并密封连接,还设有第一平移机构,所述试验段设置在第一平移机构上,第一平移机构上还设有替换试验段,所述替换试验段的两端接口与试验段口径相当;当风洞变换时,通过第一平移机构用替换试验段替换所述试验段。通过第一平移机构可以对试验段进行更换,不同的试验段中部的口径变化可以改变气流的速度。通过第二双向移动机构可进行直流吹式大气边界层风洞与直流吸式大气边界层风洞进行变换,满足不同风洞试验的要求。
  • 实验风洞-201910823139.9
  • 师文涵;李恒福;王涛 - 西安翔辉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9-09-02 - 2019-11-08 - G01M9/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验风洞。本发明实验风洞,包括:风机和风管;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静压平衡段、第一弯管区、第一观察区、第一网格段、第一直管区、第一风门区、第二弯管区、第二直管区、第三弯管区、第二观察区、第二网格段、第三直管区、第二风门区、第四弯管区、软连接段依次连接,所述软连接段的另一端与风机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静压平衡段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第一观察区和所述第二观察区,分别包括透明观察区;所述第一网格段和所述第二网格段,分别由纵横交错的片状板构成;所述第一风门区和所述第二风门区,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挡板。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气流在风管内更均匀的流动,达到更好的模拟实验条件。
  • 无人机测试系统-201822247519.6
  • 巫欢昌 - 东汉太阳能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
  • 2018-12-29 - 2019-11-05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无人机测试系统,涉及无人机测试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无人机测试系统,其包括:风洞装置,用于输出风速V1的气流,所述风速V1可调;动力测试平台,用于安装被测螺旋桨,并检测所述被测螺旋桨在所述气流且在转速V2时的拉/压力F,所述转速V2可调;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动力测试平台,用于基于所述风速V1和所述拉/压力F获取所述无人机的电动力系统转化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测试系统,其能够对无人机的电动力系统转化效率进行测试。
  • 一种基于仿生设计的风洞翼型动态试验模型-201910205633.9
  • 李小兵;解亚军;何航帆;高永卫;焦予秦;惠增宏;邓磊;郝礼书;肖春生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9-03-19 - 2019-10-29 - G01M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设计的风洞翼型动态试验模型,包括端板,所述端板内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内六角螺钉,所述端板外侧设置有蒙皮,所述端板右侧水平设置有主钢管,所述主钢管上设置有前斜肋板,所述端板上端右侧水平设置有钢管,所述钢管与主钢管中心位置垂直设置有直肋板,所述直肋板与主钢管连接处设置有测压孔,所述钢管右侧设置有木模盖板,所述主钢管右端设置有模型转轴。本发明在调研国内外相关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多种轻质机翼或旋翼的材料、结构和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利用仿生学原理对常规动态翼型模型进行重新设计,并且通过在气动力加载方式上采用压力场模拟的方法,可以有效反应出模型气动力模拟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 一种避免气柱共振影响的开洞建筑风致内压的试验方法-201810084732.1
  • 余先锋;谢壮宁 - 华南理工大学
  • 2018-01-29 - 2019-10-18 - G01M9/02
  •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避免气柱共振影响的开洞建筑风致内压的试验方法,包括:试验采样频率为331Hz,采样时间为61.8秒,补偿后的总体积是原体积的不同倍数时,验证气柱共振现象的存在;隔墙开洞为不同尺寸对比分析气柱共振对脉动内压测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气柱共振频率的计算确定体积补偿箱的高度;根据内压相似定律及补偿箱为“深且窄”的原则确定补偿箱的长度和宽度,确保气柱共振频率位于内压功率谱密度曲线的高频区,降低气柱共振能量对脉动内压影响。通过复压缩机管道系统引入了内压模型腔体的气柱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事先计算确定体积补偿箱的尺寸,避免计入气柱共振的不利影响而直接提高内压的峰值响应。
  • 一种完全及名义封闭结构风致内压试验方法-201810084694.X
  • 余先锋;谢壮宁 - 华南理工大学
  • 2018-04-03 - 2019-10-18 - G01M9/02
  • 本发明属于封闭结构风致内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完全及名义封闭结构风致内压试验方法,通过风洞试验探究了完全封闭结构的内压特征;然后考查了内压的非高斯特性,并详细研究了不同均匀背景孔隙率、风向角以及相对孔隙率下的平均和峰值内压水平,并将不同均匀背景孔隙率下的内压结果与风荷载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本发明的名义封闭结构的风致内压服从高斯分布;极值内压系数的变化幅度与均值的变化幅度相似,当峰值因子g取3.5时,最高负极值风压系数为‑0.255,远低于由规范(GB50009~2012)计算得到的峰值内压系数‑0.326。
  • 一种可变喷口的声学风洞-201810319878.X
  • 方斌;茹履京;李瀚钦;周其斗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2018-03-29 - 2019-10-11 - G01M9/02
  • 一种可变喷口的声学风洞,是将声学风洞消声室内的喷口和收集口设计成可拆卸式的结构,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喷口和收集口,就能得到不同的流场和声场,拓展了声学风洞的功能。具体包括:固定式收缩段和变化的可拆卸式喷口、固定式扩散段和变化的可拆卸式收集口、可拆卸式支架、螺栓等安装紧固件。作为不同喷口的声学风洞使用时,只需要安装不同的喷口和收集口,以及相应的可拆卸式支架,就可以实现喷口的可变,从而拓展声学风洞的功能。具有功能性强、使用简便、经济性好和改造方便等有益效果。
  • 一种可作为独立消声室使用的声学风洞-201810319879.4
  • 方斌;茹履京;金哲民;周其斗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2018-03-29 - 2019-10-11 - G01M9/02
  • 一种可作为独立消声室使用的声学风洞,是将声学风洞消声室内的喷口和收集口设计成可拆卸式的结构,另外在可拆卸式喷口和收集口接口部位安装移动式隔声和吸声结构,就能实现声学风洞和独立消声室之间的转换。具体包括:固定式收缩段和可拆卸式喷口、固定式扩散段和可拆卸式收集口、喷口填补用移动式隔声和吸声结构、收集口填补用移动式隔声和吸声结构、可拆卸式支架、螺栓等安装紧固件。作为声学风洞使用时,安装喷口、收集口及其支架,就可以实现声学风洞的功能;作为独立消声室使用时,拆除喷口、收集口及其支架,安装喷口、收集口填补用移动式隔声和吸声结构,就可以实现独立消声室的功能。
  • 一种风洞试验系统-201710508256.7
  • 赵霞;宗宁;黎军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 2015-10-28 - 2019-10-11 - G01M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试验系统,用于在风洞中对矢量推进飞机模型进行吹风试验,所述矢量推进飞机模型的机身内部设置有一个第一矢量推进喷管和一个第二矢量推进喷管,所述第一矢量推进喷管和第二矢量推进喷管内设置有流速控制装置,所述风洞试验系统包括一个与所述风洞的地板和顶板固定连接且垂直设置的支撑柱以及一个用于支撑所述矢量推进飞机模型的支杆。本发明的风洞试验系统利用压缩空气源的高压空气通过管道向矢量推进喷管释放形成喷气效果以获得喷气动力,模拟出了矢量推进发动机的喷气状态,克服了现有技术无法在风洞中模拟矢量推进飞机模型的空气动力学状况的缺陷。
  • 一种风致颗粒运动风洞模拟试验装置-201810862459.0
  • 汪斌;张浩;李永乐;陈宁;张泳韬;张国庆 - 西南交通大学
  • 2018-08-01 - 2019-10-01 - G01M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致颗粒运动风洞模拟试验装置,下箱体上面板有颗粒物下落空隙,底部前段设置有流线型过渡空心体,后段设置有散落颗粒物清理仓;上箱体包括左挡板、后挡板和右挡板,下部的承重板从前往后向下倾斜,与后挡板的下端构成上箱体缝隙;前挡板下端连接到承重板前端;上箱体缝隙位于颗粒物下落空隙的上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同时对风速、颗粒物速度以及颗粒物流量等多个因素进行调控,来模拟不同情况下的颗粒情况。2、对风致颗粒运动进行直观地观察,亦可以加入结构物,观察风雪、沙尘暴对结构物的影响。3、采用长箱体结构,使用流线型过渡空心体以及较为密闭的环境,将实验干扰因素降到最低。
  • 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矢量推进飞机模型-201710507559.7
  • 韩江旭;宗宁;王霄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 2015-10-28 - 2019-09-13 - G01M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矢量推进飞机模型,用于在风洞中进行吹风试验,所述矢量推进飞机模型的机身内部设置有一个第一矢量推进喷管和一个第二矢量推进喷管,所述第一矢量推进喷管和第二矢量推进喷管的末端设置有伸出所述矢量推进飞机模型的机身尾部的可调喷气方向的第一尾喷管和第二尾喷管,所述第一矢量推进喷管和第二矢量推进喷管内设置有流速控制装置。本发明的用于风洞试验的矢量推进飞机模型利用压缩空气源的高压空气通过管道向矢量推进喷管释放形成喷气效果以获得喷气动力,模拟出了矢量推进发动机的喷气状态,克服了现有技术无法在风洞中模拟矢量推进飞机模型的空气动力学状况的缺陷。
  • 一种用于矢量推进试验的风洞系统-201710507560.X
  • 赵霞;宗宁;李晨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 2015-10-28 - 2019-09-13 - G01M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矢量推进试验的风洞系统,用于在风洞中对矢量推进飞机模型进行吹风试验,所述矢量推进飞机模型的机身内部设置有一个第一矢量推进喷管和一个第二矢量推进喷管,所述第一矢量推进喷管和第二矢量推进喷管内设置有流速控制装置;所述风洞系统包括一个与所述风洞的地板和顶板固定连接且垂直设置的支撑柱以及一个用于支撑所述矢量推进飞机模型的支杆。本发明的用于矢量推进试验的风洞系统利用压缩空气源的高压空气通过管道向矢量推进喷管释放形成喷气效果以获得喷气动力,模拟出了矢量推进发动机的喷气状态,克服了现有技术无法在风洞中模拟矢量推进飞机模型的空气动力学状况的缺陷。
  • 基于微应变的风场检测装置及在线风场检测和评价方法-201910546310.6
  • 祁力钧;杨泽鹏;吴亚垒;肖雨;程浈浈;张豪;杨知伦;刘婠婠 - 中国农业大学
  • 2019-06-21 - 2019-09-10 - G01M9/02
  • 本发明属于植保喷雾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微应变的风场检测装置及在线风场检测和评价方法,主要用于悬停状态下无人机、风洞试验、风幕机等产生的稳定风场进行在线检测。本发明采用聚丙烯片来模拟风场下的叶片受风压弯曲的过程,贴附于聚丙烯片的应变片随之弯曲并发生的阻值变化,根据应变片组成的全桥电路中压差信号测量风速风向。本发明可实现自动调节检测高度,可实现同时对同水平面内多点X、Y、Z方向风速进行快速检测,并计算该点风向及风速值,可实现检测点位置的精确调节,还可对风场的分布均匀性进行评价。本发明的风场检测装置检测灵敏度高,检测精度高,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检测部件成本低廉且易于更换。
  • 利用风洞测试山体滑坡凹腔槽状散落砂石风承载力的试验平台-201910437445.9
  • 张耀南;敏玉芳;康建芳;韩立钦;赵雪茹;赵爱国;李宏;赵晶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2019-05-24 - 2019-09-06 - G01M9/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风洞测试山体滑坡凹腔槽状散落砂石风承载力的试验平台,观察岩体滑塌溃崩散粒体斜坡在滚石冲击及风载联合作用下失稳的全过程。试验平台置入风洞的试验段内,试验平台加砂装置为两块竖向侧挡板和一块底板围成的倾斜凹槽滑坡测试面,由凹槽滑坡测试面上分布风压监测探头通过信号传输线将释放砾石冲击堆积体分段滑落的颗粒传输多路微压差变送器和微压差变送器,显示器显示砂砾组成情况。本发明通过试验平台研究散粒体斜坡失稳和散落砂石风承载力的规律;探索风力大小、砂砾冲击能量及冲击频率与斜坡失稳规模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散落砂石堆积体后输出系统的砂砾质量来评价冲击影响程度。
  • 一种电控风洞试验保护装置-201822065262.2
  • 侯英昱;季辰;刘子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2018-12-10 - 2019-09-06 - G01M9/02
  • 一种电控风洞试验保护装置,包括保护板、反射板,伺服电机、支撑板,传动部件;其中反射板与风洞壁相固定且反射板上设置与保护板形状一致的开口,伺服电机的输出连接传动部件,由传动部件将转动转换成上下直线运动,所述直线运动的输出端通过支撑板连接保护板;通过伺服电机的驱动控制传动部件带动保护板升降,保护板升起时位于风洞来流方向正前方。
  • 一种用于受电弓风载试验的装置-201822237087.0
  • 于金玲;黄浩;王乾威;张家宝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2018-12-28 - 2019-09-06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受电弓风载试验的装置,包括刚性梁、压力传感器、受电弓试验件、风洞下转盘、六分量盒式天平和上攻角机构,六分量盒式天平固定连接在下转盘上,可以同风洞下转盘同步旋转,受电弓试验件底部安装在六分量盒式天平上,六分量盒式天平可测量受电弓试验件在X、Y、Z三个方向的力及力矩;压力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刚性梁的一端上,受电弓试验件的弓头初始状态与压力传感器接触,刚性梁的另一端与上攻角机构固定连接,上攻角机构可实现对刚性梁的高度及水平位移调节。本实用新型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受电弓弓头上方的横梁上,消除拉力传感器风载拉力的影响,使弓头的抬升力测量精准。
  • 一种电梯运行模拟风洞设备-201822253175.X
  • 李白;张尚彬;傅建明;伍彬;林红来;朱凤超 - 北京航天益森风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18-12-29 - 2019-09-06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运行模拟风洞设备,其通过扩散段和拐角段将上行井道模拟风洞、下行井道模拟风洞和风机单元连接成闭环的风洞系统,上行井道模拟风洞与下行井道模拟风洞结构相同,并且以彼此反向的方式铅垂设立,上行井道模拟风洞由上至下依次为稳定段、收缩段和试验段,其下端依次经由扩散段和拐角段与风机单元的进风口连通,风机单元的出风口通过拐角段与下行井道模拟风洞的下端连通,下行井道模拟风洞的上端依次经由扩散段和拐角段与上行井道模拟风洞的上端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较低的设备总规模和总投资内,模拟电梯轿厢在井道之中的真实运行状态。
  • 一种超微尺寸飞行器风洞实验台的装置-201610778299.2
  • 张卫平;周岁;魏志方;寻之宇;邹阳;崔峰;刘武;陈畅;唐健;欧彬;刘朝阳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6-08-30 - 2019-09-03 - G01M9/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微尺寸飞行器风洞实验台装置,包括一体化飞行器实验架、实验段、实验段支撑架、整流栅格、CPU可调转速器、CPU可调转速器固定架、导轨、微型飞行器,其中:一体化飞行器实验架与三个整流栅格相接触;一体化飞行器实验架与实验段支撑架相接触;一体化飞行器实验架与两个CPU可调转速器固定架相接触;两个CPU可调转速器固定架分别与两个CPU可调转速器相接触并将两个CPU可调转速器固定;实验段支撑架与实验段相接触并将实验段固定;实验段内部有导轨;微型飞行器在导轨上。本发明实现了对微型风洞的实验装置的设计,实现了微型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测量,实现了小飞机的拍打频率与流场的关系的检测。
  • 环境风洞中电厂冷却塔热羽排放模拟装置-201310731969.1
  • 范丹;姚仁太;郭栋鹏;郭占杰;乔清党;郝宏伟;张俊芳;陈龙泉;胡继民;张芳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2013-12-26 - 2019-08-30 - G01M9/02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境风洞中电厂冷却塔热羽排放模拟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及气体混合装置(13),气体发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及三个盛装不同气体的钢瓶,钢瓶分别为第一钢瓶(4)、第二钢瓶(7)及第三钢瓶(10),所述第一钢瓶(4)、第二钢瓶(7)及空气压缩机(1)的出口分别通过各自高压管路与所述气体混合装置(13)入口相连通,所述气体混合装置(13)的出口通过高压管路与环境风洞(14)内冷却塔模型相连通;所述第三钢瓶(10)出口通过独自高压管路与环境风洞(14)内烟囱模型相连通。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环境风洞实验中对于热浮力气体的模拟问题,满足环境风洞中电厂冷却塔热羽排放模拟的要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模拟背景风作用下波浪和移动下击暴流耦合的风洞-201910436513.X
  • 杨庆山;曹曙阳;李珂;闫渤文;赵乐 - 重庆大学
  • 2019-05-23 - 2019-08-16 - G01M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背景风作用下波浪和移动下击暴流耦合的风洞,包括:风洞流道;风洞风机;波浪槽;下击暴流模拟装置,用于模拟移动状态下的下击暴流;风洞流道的顶面设有位于波浪槽上方的模拟试验通孔,模拟试验通孔上安装设有二维平面移动装置;二维平面移动装置包括覆盖在模拟试验通孔上的软质遮挡带,软质遮挡带上设有模拟风口,且软质遮挡带的两端分别设有模拟风口移动机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收放卷软质遮挡带的收放卷辊和用于驱动收放卷辊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的轴向移动机构;下击暴流模拟装置包括与模拟风口同步移动的下击暴流模拟器安装架,下击暴流模拟器安装架上安装设有用于模拟下击暴流的下击暴流模拟器。
  • 一种用于汽车模型流固耦合试验的可调式风洞试验台-201920151381.1
  • 胡兴军;王漠;王泽伟;耿亚林;万沁林;张志强;李天鸿;刘一尘;金少刚 - 吉林大学
  • 2019-01-29 - 2019-08-09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模型流固耦合试验的可调式风洞试验台,包括:试验台面,其可拆卸固定在地板上;轴向导向杆,其可拆卸支撑在所述试验台面上;四个调节支架,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并能够沿所述导向杆滑动,所述调节支架分别支撑四个车轮;调节齿条,其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一侧;驱动电机,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试验台面上;调节齿,其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并与所述调节齿条啮合;横向调节杆,其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之间,并能够调节所述调节支架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具有轮距调节装置和轴距调节装置,能够调整轴距和轮距,适用于不同车型和工况。
  • 一种新型多风扇阵列龙卷风风洞及风场模拟方法-201910323644.7
  • 姚裕;李先影;吴洪涛;柯世堂;陈彬;易弢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9-04-22 - 2019-08-02 - G01M9/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多风扇阵列龙卷风风洞,包括风塔、多风扇阵列、转动装置和法兰。风塔顶层中心位置安装顶部单风扇,风塔底部沿周向安装底部单风扇。顶部单风扇和底部单风扇通过转动装置与风塔壁连接,且所有单风扇均能实现吹气和吸气功能,可以使龙卷风风柱发生扭曲变形,从而模拟自然界扭曲变形的龙卷风风场;顶部单风扇同时通过滑块和直线导轨做直线运动,实现龙卷风风场水平移动;通过底部单风扇转动,调节入流区气流的入射角,可获得不同涡流比的龙卷风风场。本发明能够模拟龙卷风风柱可扭曲变形、可水平移动、涡流比可变的龙卷风风场。
  • 一种模拟多种极端风场的多风扇阵列风洞及风场模拟方法-201910324081.3
  • 姚裕;李先影;吴洪涛;柯世堂;陈彬;易弢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9-04-22 - 2019-08-02 - G01M9/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多种极端风场的多风扇阵列风洞,包括风塔、多风扇阵列、排气装置、转动装置和法兰。风塔顶层中心位置安装顶部单风扇,风塔底部沿周向安装单层第一底部单风扇,风塔侧壁的一侧安装多层多个第二底部单风扇,风塔侧壁另一侧设有排气装置。顶部单风扇和第一底部单风扇通过转动装置与风塔壁连接,且所有单风扇均能实现吹气和吸气功能。本发明还提供风场模拟方法,能够实现龙卷风、下击暴流、常态风和脉动风(尤其是高湍流强度的台风)的模拟。通过单风扇段转动不仅能够调节龙卷风和下击暴流风场的涡流比,而且能够使风柱产生扭曲变形;通过控制单风扇段的脉动参数能够实现不同湍流特征的脉动风场模拟。
  • 可模拟移动下击暴流突风效应的风洞-201910435812.1
  • 闫渤文;杨庆山;曹曙阳;李珂;王振国;王先猛 - 重庆大学
  • 2019-05-23 - 2019-07-23 - G01M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模拟移动下击暴流突风效应的风洞,包括风洞流道,风洞流道内设有模拟试验区,模拟试验区的一侧侧面上设有模拟试验通孔,模拟试验通孔上安装设有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包括覆盖在模拟试验通孔上的软质遮挡带,软质遮挡带上设有模拟风口,且软质遮挡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其移动并使模拟风口在模拟试验通孔区域内做二维平面移动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收放卷软质遮挡带的收放卷辊和用于驱动收放卷辊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的轴向移动机构;还包括与模拟风口同步移动的模拟器安装架,模拟器安装架上安装设有用于模拟下击暴流突风的下击暴流突风模拟器。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