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6903.6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8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钟国富;曾晓飞;陈齐良;沈丹;丁丽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67/00 | 分类号: | C07C67/00;C07C67/39;C07C69/92;C07C69/94;C07C69/76;C07C69/80;C07C201/12;C07C205/57;C07D333/38;C07D307/6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式(1)、式(2)或式(3)所示的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为:将醛类化合物、叠氮化钠、四丁基碘化铵和卤代化合物溶于溶剂中,或将醛类化合物、叠氮化钠、四丁基碘化铵直接溶于卤代化合物中,在90‑100℃下反应1~12h,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式(1)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强酸强碱以及金属参与,合成方法简单高效、产率高、底物适用范围广且具有放大生产的潜力,具有较大的潜在经济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式( 1 ) 式( 2 ) 四丁基碘化铵 卤代化合物 醛类化合物 叠氮化钠 合成 酯类化合物 后处理 反应条件 放大生产 类化合物 强酸强碱 种羧酸酯 溶剂 产率 底物 金属 | ||
【主权项】:
1.一种如式(1)、式(2)或式(3)所示的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将醛类化合物、四丁基碘化铵、叠氮化钠、氧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及卤代烷烃,溶于有机溶剂中,在90‑100℃下反应1~12h,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式(1)、式(2)或式(3)所示的化合物;所述醛类化合物、四丁基碘化铵、叠氮化钠、叔丁基过氧化氢及卤代烷烃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0.2:2~3:1.5~6:2~5;所述的卤代烷烃的C原子个数为1~5;
其中:式(1)、式(2)或式(3)中,所述R1为C1~4烷基、甲氧基、硝基、苯基、萘基、卤素或三氟甲基;所述R2为C1~4烷基、苄基、苯基或烷基、卤原子取代的苯基;所述R3为H、甲基、乙基或其它链状烷基;所述R4为C1~4烷基、苄基、苯基或烷基、卤原子取代的苯基;所述的醛类化合物为具有芳香类性质的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0690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