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的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79841.0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0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姜胜华;曹鑫;刘红;杨力;陆伟;林赠华;孙峰;宋国齐;温慧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的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及其应用,改良的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标本处理、变性、探针处理、杂交和复染。本发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统计细胞的荧光杂交信号,对81例淋系增生性疾病患者作出精确的染色体分析,判断患者基因的缺失及分子遗传学异常,得出如下结论分子遗传学分析不但有助于淋系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还是临床监测病情缓解和复发、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在染色体核型分析基础上选用合适的荧光原位杂交探针和方法,可对大多数淋系白血病患者作出精确的染色体分析,各分子遗传学异常与患者预后相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荧光 原位杂交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改良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无菌抽取患者骨髓2~5ml,在净化台内调整单个核细胞数1~2×106/ml,注入1640培养液,37℃24h培养;(2)终止培养前加秋水仙胺应用液,然后低渗、预固定、固定、气干法制片,其余细胞悬液置‑20℃保存;(3)取出储存于‑20℃的标本,换用新鲜的固定液,滴片,37℃2×SSC中浸泡30~35min,以体积分数为70%、85%、100%的乙醇中室温下梯度脱水,每梯度脱水2~4min;(4)变性:在变性液中72℃变性2~4min,在70%、85%、100%的冰乙酸中梯度脱水,每梯度脱水2~4min,然后晾干;(5)探针处理:1微升荧光素直接标记的着丝粒探针,加杂交液,混均后在75℃水浴中变性8~12min,然后置冰浴2~3min;(6)杂交:变性后的着丝粒探针随机加以于玻片杂交区域内,盖上玻片,封片后放入预热的湿盒中,37℃杂交过夜,杂交后的标本在72℃的0.4×SSC溶液中洗涤4~7min,然后用0.1%Triton X‑100溶液洗涤2~4min;(7)复染:复染2~4min,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统计细胞的荧光杂交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7984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