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蓝夜蛾性诱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74011.9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9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梅向东;王安佳;张云慧;张智;张开心;宁君;折冬梅;杨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7/02 | 分类号: | A01N37/02;A01P19/00;A01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夜蛾性引诱剂,它包括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顺‑11‑十七碳烯乙酸酯和十六碳烷基乙酸酯。本发明还提出了应用甘蓝夜蛾性引诱剂的方法。本发明的性引诱剂制备简单,原料易得;具有很强的诱捕能力,稳定性好,持效期长;专一性强,不会使甘蓝夜蛾产生抗性;对人畜无害,环境友好;抗逆性强,使用方便。本发明的甘蓝夜蛾性引诱剂可准确应用于虫情测报、干扰交配、大量诱捕,对于综合治理甘蓝夜蛾具有重要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甘蓝 夜蛾 性诱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甘蓝夜蛾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顺‑11‑十七碳烯乙酸酯和十六碳烷基乙酸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7401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