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6英寸直拉重掺硅单晶无位错生长工艺及其热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9973.0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9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莫宇;李春龙;韩焕鹏;张睿;吕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15/14 | 分类号: | C30B15/14;C30B2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王凤英 |
地址: | 30022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英寸直拉重掺硅单晶无位错生长工艺及其热场系统。即熔晶中稳定时间为50‑60分钟,平均温度变化控制在0.3‑0.8℃;引晶中控制细颈直径为3.5‑4mm,细颈长度为150‑200mm,平均引晶速率为250‑350mm/h;放肩中提拉速率设为38mm/h,放肩的降温曲线通过放肩阶段晶体的直径大小进行控制;等径中额外增加补温。由此成功在14英寸热场下生长出了无漩涡无位错6吋重掺硅单晶,氧碳测试结果达到国标,其应用成本低,符合单晶生产要求。本工艺使用新设计的三段式导流筒结构的热场,设计炉底为双层结构,增强了单晶炉的保温性,有助于拉制大尺寸单晶,有效防止拉制重掺单晶过程组分过冷的发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英寸 直拉重掺硅单晶无位错 生长 工艺 及其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6英寸直拉重掺硅单晶无位错生长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利用热场系统进行以下步骤:(一).在熔晶工艺中给予足够的稳定时间,稳定时间为50‑60分钟,平均温度变化控制在0.3‑0.8℃,保证液面平稳;(二).在引晶工艺中控制细颈直径为3.5‑4mm,细颈长度为150‑200mm,平均引晶速率为250‑350mm/h,保证位错的排除;(三).在放肩工艺中提拉速率设定为38mm/h,放肩的降温曲线通过放肩阶段晶体的直径大小进行控制:当晶体直径在0‑50mm阶段,保持初始温度值不变,升降温温度值设定为‑0sp;当晶体直径在50‑70mm阶段,升降温温度值设定为‑4sp;当晶体直径在70‑100mm阶段,升降温温度值设定为‑12sp;当晶体直径在100‑130mm阶段,升降温温度值设定为‑25sp,当直径在130‑146mm阶段,升降温温度值设定为‑35sp;(四).在等径工艺中额外增加补温:晶体长度在0‑200mm阶段,不增加升温控制,升降温温度值设定为0sp;晶体长度在200‑250mm阶段,升降温温度值设定为10sp;晶体长度在250‑300mm阶段,升降温温度值设定为30sp;晶体长度在300‑340mm阶段,升降温温度值设定为55sp;晶体长度在340‑380mm阶段,升降温温度值设定为85sp;晶体长度在380‑410mm阶段,升降温温度值设定为125sp;晶体长度在410‑460mm阶段,升降温温度值设定为185sp;所述热场系统包括导流筒、上保温桶(4)、下保温桶(5)以及由炉底护盘构成的炉底保温系统,所述的导流筒设为三段式导流筒结构以形成密闭式热场,三段式导流筒结构包括大导流筒(1)、中导流筒(2)和小导流筒(3),大导流筒(1)放置在顶盖板(11)上,中导流筒(2)套在大导流筒(1)的下端,小导流筒(3)套在中导流筒(2)的下端;小导流筒(3)下端的开口直径与所拉制的单晶(10)直径比值为1.35:1;所述的由炉底护盘构成的炉底保温系统设为上下双层结构,上层为炉底护盘上(7),下层为炉底护盘下(8);所述的上保温桶(4)的直径为545mm,下保温桶(5)的直径为510mm,上保温桶碳毡(9)为六层,下保温桶碳毡(9)为十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3997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滴定复合病毒组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热风枪(KN‑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