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炉用石墨内衬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35558.8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5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52;F27D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炉用石墨内衬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煅烧石油焦为骨料,煤沥青为粘结剂,经过原料破碎、配料、混捏、晾料、振动成型、焙烧、浸渍、二次焙烧、石墨化、机械加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生产一种高体密、低气孔、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石墨质材料,此石墨内衬材料大大的提高了石墨内衬的各项指标,使其使用寿命大大增加,解决耐腐蚀、耐磨性、抗折、抗压差及使用温度低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石墨 内衬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属炉用石墨内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破碎,对大块煅后石油焦进行破碎至0.5‑15mm的粒度、磨成0.12mm或0.075mm粒径以下的粉末状小颗粒再筛分;S2、配料,按照煅后石油焦80%,煤沥青粘结剂20%的比例分别计算、称量然后搭配;S3、混捏,将上述步骤中搭配好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捏合成可塑性糊料,其中,干混25‑40min,湿混50‑60min;S4、晾料,将混捏好的糊料运送至凉料设备中,温度为90‑110℃, 时间为25‑30min,将多余的烟气及挥发分和热量排出,使与粘结剂的温差缩小;S5、振动成型,将晾好的糊料装入预制好的模具中,采用3‑5MPa的压力,预压5min,启动振动平台采用8‑12MPa的压力进行边振边压后测试是否合格;S6、焙烧,将合格的成型品放置在环式焙烧炉里,加入填充料,升温烧结,一次焙烧600h,1100℃、二次焙烧500h,900℃,固定成型品形状使煤沥青碳化;S7、浸渍,将焙烧品放置于卧式浸渍罐中,曲线升温焙烧,抽真空加压将液态浸渍剂浸入到焙烧品孔隙中;浸渍增重率公式为:G=(W2‑W1)/W1×100%,其中,一次浸渍品增重率≥15%、二次浸渍品增重率≥10%;S8、石墨化,将渍剂好的焙烧品放置在艾奇逊石墨化炉中,通电60‑80h,升温至2800‑3000℃,使无定形乱层结构炭转化成三维有序石墨晶质结构;S9、机械加工,对石墨化后的成品进行切断、平端面、车锥面和开槽的机械加工处理和检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3555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