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运动特性的视频流编码质量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98128.3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1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虹;姜秀华;王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传媒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21/234;H04N2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运动特性的视频流编码质量评价方法,将视频的运动特征与由码率决定的视频集的平均感知质量相结合,利用运动特征去调节视频平均质量曲线的斜率,实现对视频流编码质量评价。包括步骤1,建立视频集平均质量评价模型,其包含步骤1.1,获取各视频序列的主观感知质量评分,步骤1.2,建立基于码率的视频集平均感知质量评价模型;步骤2,建立基于运动特性的视频流编码质量评价模型,其包含步骤2.1,定义视频序列运动特征,对视频序列从3个角度定义运动特征,分别是运动矢量大小、运动矢量方向及运动块占比,步骤2.2,得到运动特征与视频时间复杂度特性的关系,步骤2.3,建立基于视频运动特性的视频流编码质量评价模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运动 特性 视频 编码 质量 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运动特性的视频流编码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视频集平均质量评价模型步骤1.1,获取各视频序列的主观感知质量评分;步骤1.2,建立基于码率的视频集平均感知质量评价模型;采用最小平方曲线拟合得到码率与感知DMOS的关系,即,PDMOSBR=a1*BRa2---(1)]]>其中,a1和a2为视频集平均感知质量评价模型的拟合常数,BR为码率,PDMOSBR为预测的DMOS值,步骤2,建立基于运动特性的视频流编码质量评价模型步骤2.1,定义视频序列运动特征;对视频序列从3个角度定义运动特征,分别是运动矢量大小、运动矢量方向及运动块占比,对运动矢量大小,按如下步骤计算:(1)首先对每个4*4的块,运动矢量大小|MV|的计算公式如(2)所示:|MV|=MVx2+MVy2---(2)]]>其中,MVx代表运动矢量的水平分量,MVy代表运动矢量的垂直分量。(2)然后对每帧图像,统计了一帧中所有|MV|≠0的块的|MV|的均值MVa,(3)最后对所有帧,计算了MVa的均值A_MVa,对运动块占比,按如下步骤计算:(1)统计一帧中运动矢量非0的4*4块占全部4*4块的比例NonZeroMV,(2)然后计算了所有帧的NonZeroMV的均值A_NonZeroMV,对于运动矢量的方向,按如下步骤计算:(1)对每个4*4的块,首先计算运动矢量的方向θMV:θMV=arctan(MVyMVx)---(3)]]>(2)对一帧中所有的运动矢量非0的块,以10度为单位统计运动矢量方向的直方图,考虑到大部分的运动为水平方向,第一个统计区间取[355°,360°)+[0°,5°)第二个区间为[5°,15°),以此类推,(3)对运动矢量方向的统计直方图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求标准差MVDirStd,(4)对序列的所有帧求MVDirStd的均值A_MVDirStd,步骤2.2,得到运动特征与视频时间复杂度特性的关系;对所有序列的所有压缩样本,分别从码流中提取P帧的运动矢量,按步骤2.1计算三个运动特征,将所有序列样本的运动矢量大小A_MVa、运动块占比A_NonZeroMV及运动矢量方向A_MVDirStd三个特征与码率的关系按序列分别画成折线图,与主观实验结果的折线图和在像素域计算的序列特性信息进行比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A_MVa和A_NonZeroMV两个特征不足以反应序列的时间复杂度特性,运动矢量方向A_MVDirStd的杂乱程度可以较好地表征视频序列的时间复杂度特性,步骤2.3,建立基于视频运动特性的视频流编码质量评价模型。将视频的运动特征与由码率决定的视频集的平均感知质量相结合,利用运动特征去调节视频平均质量曲线,得到基于视频运动特性的视频流编码质量评价模型,即PDMOS=f1A_MVDirStd-f2*BRf3+f4---(4)]]>其中,f1、f2、f3和f4为基于视频运动特性的质量评价模型的拟合常数,BR为码率,PDMOS为质量评价模型最终预测的DMOS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传媒大学,未经中国传媒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9812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晶体管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复合高k绝缘层薄膜晶体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