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滚珠丝杠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0706.8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5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姚立纲;曾雪莲;楼梅燕;廖志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滚珠丝杠及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体和设在圆筒体内的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上阵列有多个行星蜗轮和位于其中心的丝杠,所述行星蜗轮上布设有与圆筒体内壁面的第一螺旋滚道、丝杠外周面的第二螺旋滚道相互啮合的滚珠。本发明丝杠巧妙地将行星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行星齿轮传动的功率分流、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与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大、传动平稳、噪声低等优点;同时使机构可以承受更大的载荷和冲击,可靠性高,在航空工业、机器人技术、医疗设备、数控机床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滚珠 及其 工作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行星滚珠丝杠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行星滚珠丝杠,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体和设在圆筒体内的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上阵列有多个行星蜗轮和位于其中心的丝杠,所述行星蜗轮上布设有与圆筒体内壁面的第一螺旋滚道、丝杠外周面的第二螺旋滚道相互啮合的滚珠;所述丝杠为动力的输入端,其为旋转运动;所述圆筒体为动力输出端,其沿丝杠轴向移动;所述行星架包括环圈形下承架和设在下承架上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环形框,所述环形框位于凹槽的位置上设有支撑行星蜗轮的转轴,所述行星蜗轮的局部陷在凹槽内;所述行星蜗轮表面设有16颗滚珠;所述行星架上阵列有四组行星蜗轮;丝杠上的螺旋滚道齿面方程为:
其中
式子中:(x1',y1',z1')为丝杠的动坐标,(x2',y2',z2')为行星蜗轮的动坐标,a0为行星蜗轮到丝杠的中心距,r2为行星蜗轮计算圆半径,i21为传动比,ρ为滚珠半径,u、v为滚珠的球面参数,
圆筒体内壁面的第一螺旋滚道的齿面方程为:
其中
式子中:(x3',y3',z3')为圆筒体的动坐标,(x2',y2',z2')为行星蜗轮的动坐标,a0为行星蜗轮到丝杠的中心距,r2为行星蜗轮计算圆半径,i23为传动比,ρ为滚珠半径,u、v为滚珠的球面参数,
工作时,丝杠受动力源做旋转运动,通过丝杠与滚珠之间的螺旋运动,带动行星蜗轮一边绕自身轴线做自转运动,一边绕丝杠轴线做公转运动;同时,通过滚珠与圆筒体内壁第一螺旋滚道之间的相互啮合,带动圆筒体做直线运动,以实现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4070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力变矩器失速保护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多挡位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