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洞拐角组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86440.3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3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强;黄金祥;郭继舟;李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洞拐角组对方法,具有方法简单、通用性强、容易操作、精度较高等特点,解决了大型风洞拐角段组对精度控制的难题,将风洞拐角段的导流片与椭圆环壳体在水平面内进行组对,使得导流片与椭圆环壳体平面之间的角度更加容易调整,同时也可以使导流片之间能够保持均匀的间距和一致的角度,降低了导流片与椭圆环壳体之间的组对难度;将风洞拐角段的椭圆环壳体与直筒体A、直筒体B在竖直平面内进行组对,消除了直筒体A、直筒体B在组对过程中由于重心偏移所产生的弯矩,使椭圆环壳体与直筒体A、直筒体B的组对定位更加精确,省去了传统方法中多次调整直筒体A与直筒体B安放姿态的要求,简化了组对工序。 | ||
搜索关键词: | 组对 直筒体 拐角 椭圆环 导流片 风洞 壳体 大型风洞 精度控制 壳体平面 竖直平面 通用性强 重心偏移 弯矩 | ||
【主权项】:
1.一种风洞拐角组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为椭圆环壳体与椭圆环壳体加强圈组装,首先将风洞拐角的椭圆环壳体水平放置于水平铺设的组对平台表面,然后将椭圆环壳体加强圈的各部件分别与椭圆环壳体进行组装并焊接;步骤二为椭圆环壳体与导流片的组装:当椭圆环壳体与椭圆环壳体加强圈焊接完成后,将已组焊成整体的若干导流片起吊至椭圆环壳体的内部,并将导流片一端与椭圆环壳体的内壁进行焊接,另一端插入椭圆环壳体的内壁上的导套固定;步骤三为椭圆环壳体与直筒体A的组装:直筒体包括圆口端和与椭圆环壳体配合的椭圆口端,当椭圆环壳体与导流片焊接完成后,将直筒体A的圆口端吊起,使椭圆口端平行朝下,在竖直平面内将椭圆环壳体和直筒体A的椭圆口端进行组对焊接;步骤四为椭圆环壳体与直筒体B的组装:椭圆环壳体与直筒体A组装完成后,将椭圆环壳体吊起竖向翻转135°,使直筒体A的圆口端置于水平铺设的组对平台表面,并将直筒体B沿径向水平吊起,然后将直筒体B的椭圆口端靠近椭圆环壳体,并与椭圆环壳体的端面进行组对焊接;步骤五为直筒体A与直筒体A加强圈的组装:当椭圆环壳体与直筒体A、直筒体B组装完成后整体翻转90°,使得直筒体A和直筒体B的沿径向垂直放置于水平铺设的组对平台上,通过垂直放置于水平铺设的组对平台上的支架将直筒体A和直筒体B撑起,焊接椭圆环壳体与直筒体A和直筒体B之间的环焊缝,环焊缝焊接完成后,将直筒体A加强圈逐个与直筒体A进行焊接;步骤六为直筒体B与直筒体B加强圈的组装:直筒体A与直筒体A加强圈焊接完成后,将直筒体B加强圈逐个与直筒体B进行焊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8644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