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监测站自动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6867.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4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向发强;王家川;曹湧;马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星世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64/00;H04B17/345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胡川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监测站自动定位方法利用网格化分割技术将监测区域分割成多个网格区域再逐级收敛,运用各类现有测向技术进行快速的干扰源定位查找工作,能够大幅度减少城市建筑物这当与反射所造成的多径效应,降低信号的失真率。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监测站 自动 定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移动监测站自动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测站自动定位方法实现过程包括如下步骤:1)虚拟监测网格的划分:测试前按照被测区域的地理位置、建筑分布等情况,按等概率、等面积等各类标准划分多个网格单元D1、D2…Di,假想其内有虚拟发射源设为对应的S1、S2…Si,并记录各区域的经纬度信息;2)位置1测向数据收集:移动测向站在当前位置E1启动系统的测向功能,对多个达到电平检测门限及测向质量门限的快速测向数据进行记录;3)虚拟目标S1的数据初步筛选:获取移动站当前位置E1的GPS信息,计算出相对于虚拟目标S1的示向度值,将移动站实测得到的示向度值与该值进行比对,超过设定偏差值的数据将被丢弃,最终将得到符合虚拟目标S1的示向度数据个数为N1;4)其他虚拟目标的数据筛选:继续将在当前位置E1测得的示向度信息分别与其余S2…Si虚拟目标进行示向度筛选,也分别得到各自虚拟目标的示向度匹配值为N2…Ni;5)虚拟目标的初步剔除:将N1…Ni中最小值Nmin所对应的SNmin虚拟发射源从疑似发射源集合中剔除掉;6)位置2测向数据收集:移动测向站按预设区域,移动位置到E2再次启动系统的测向功能,对多个达到电平检测门限及测向质量门限的快速测向数据进行记录;7)虚拟目标数据的再次筛选:按前述方式,再次获取当前E2位置移动站的GPS信息,计算出相对于虚拟目标S1…Si‑1的示向度值,并将实测示向度值与上述值进行匹配比较,得到S1…Si‑1的示向度匹配值分别为N1…Ni‑1;8)虚拟目标的再次剔除:将N1…Ni‑1中最小值Nmin2所对应的SNmin2虚拟发射源从疑似发射源集合中剔除掉;9)发射区域的初步确认:在剩余i‑2个发射源中,如果可以找到在两次测试中示向度匹配值均为最大值的同一区域,则可以初步判断发射源位于该区域;发射区域的继续查找:如果找不到符合该条件的区域或满足该条件的区域不只一个,则继续移动监测站到位置E3,按前述办法进行测量及示向度筛查,将获取的示向度匹配值中最小值对应区域剔除;10)发射区域的再次确认:如果剔除后只剩余一个区域既可判断该区域存在发射源;或者在各个位置多次测试中示向度匹配值累计最大的唯一区域且领先其他区域较明显(具体门限值可预设)即为发射源区域;11)发射区域的最终确认:如果均不满足以上要求则继续移动监测站到E4~EN位置,并进行数据测量及筛选处理,直到满足所述移动监测站自动定位方法步骤10)要求为止;12)发射区域再次网格细分与定位:如果通过首轮定位得到的发射区域太大,无法确认发射台的具体位置,可以在首轮确认的区域内再次利用本方法重新进行网格划分细化,这样通过多轮网格细化确认后,就可以得到足够精确的位置用于发射台定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星世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星世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7686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