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度为0.4-0.8mm的冷轧中高碳合金结构钢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96043.7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22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蔡珍;毛新平;徐进桥;李国彬;汪水泽;何亚元;甘晓龙;孙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8 | 分类号: | C22C38/18;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厚度为0.4‑0.8mm的冷轧中高碳合金结构钢的制造方法,所述结构钢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25‑0.55%,Si:0.15‑0.35%,Mn:0.10‑2.0%,Cr:0.10‑2.0%,Alt≤0.030%,P≤0.020%,S≤0.010%,其它添加合金元素不超过0.3%,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制造方法包括:精轧、酸洗、第一次冷轧、中间退火、第二次冷轧、成品退火。通过对热轧产品进行酸洗后,进行两次冷轧和两次退火,获得目标厚度规格的产品,且该产品具有良好成形性能、表面质量,可制造形状复杂、精度高的精密零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轧产品厚度较厚,单次冷轧压下率较低,导致变形不能完全渗透,且第二次冷轧结束后不退火,钢带成形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退火 合金结构钢 中高碳 制造 酸洗 精密零部件 重量百分比 成品退火 成形性能 钢带成形 合金元素 热轧产品 形状复杂 杂质元素 中间退火 结构钢 压下率 精轧 变形 | ||
【主权项】:
1.一种厚度为0.4‑0.8mm的冷轧中高碳合金结构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轧中高碳合金结构钢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25‑0.55%,Si:0.15‑0.35%,Mn:0.10‑2.0%,Cr:0.10‑2.0%,Alt≤0.030%,P≤0.020%,S≤0.010%,其它添加合金元素不超过0.3%,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制造方法包括:选取厚度≥2.0mm的原料钢卷,所述钢卷是通过对铸坯进行精轧和卷取后,再进行缓冷获得的,其中,所述精轧终轧温度为860℃‑920℃,精轧后的冷却速度控制在16℃/s‑30℃/s,卷取温度为700℃‑730℃;将所述钢卷展开后,采用盐酸进行酸洗,所述酸洗温度为75℃~85℃,所述酸洗速度15~45m/min,所述盐酸的浓度为6%~14%,所述盐酸内的铁盐含量≤110g/L ;对酸洗后的钢卷进行第一次冷轧,所述第一次冷轧总压下率≥50%,且单道次压下率≥10%;对第一次冷轧后的钢卷进行中间退火,所述中间退火的加热温度A1‑70℃~A1‑40℃,并且加热后保温15h~25h,保温结束后以≤20℃/h的冷却速度冷至550℃,随后以50~100℃/h冷至300℃,再以10~40℃/h冷至100℃以下出炉,其中,A1为原料钢卷的珠光体相变温度;对中间退火后的钢卷进行第二次冷轧,所述第二次冷轧总压下率≥30%,且第二次冷轧完成后的钢卷的辊面粗糙度Ra≤0.5μm;对第二次冷轧后的钢卷进行成品退火,获得所述厚度为0.4‑0.8mm的冷轧中高碳合金结构钢,所述成品退火的加热温度A1‑60~A1‑30℃,并且加热后保温10h~20h,保温结束后以≤20℃/h的冷却速度冷至550℃,随后以50~100℃/h冷至300℃,再以10~40℃/h冷至50℃以下出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9604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气发动机气门座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弹簧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