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配即用型纳米靶向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58772.3 | 申请日: | 2016-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37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21 |
发明(设计)人: | 汪长春;孙璐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48 | 分类号: | A61K47/48;A61K31/7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纳米粒子表面即时组装功能分子并可即时使用的方法,目标是为个性化精准治疗技术提供即配即用型纳米靶向药物载体。本发明通过链霉亲和素(SA)和生物素(BT)的强相互作用,在修饰了SA的纳米粒子上通过非共价键修饰相应的功能性分子。具体步骤包括:先在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链霉亲和素,得到表面带有SA的纳米粒子,再把键合了不同功能分子的生物素通过亲和素‑生物素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接枝到SA修饰的纳米粒子的表面,得到表面修饰功能分子的纳米粒子。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能够方便高效的根据不同要求即时组装各种功能分子,并且能够立时投入使用,在个性化精准治疗载体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配即用型 纳米 靶向 药物 载体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即配即用型纳米靶向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即在纳米粒子表面即时组装功能分子并可即时使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在纳米粒子的表面接枝上链霉亲和素(SA),制备得到表面有SA的纳米粒子;第二步,制备功能分子修饰的生物素(BT);第三步,将SA表面修饰的纳米粒子和一种或多种功能分子修饰的BT,通过亲和素‑生物素之间高强度的亲和作用,得到表面功能分子修饰的纳米粒子,无需任何后处理即可将其立即应用;其中,第一步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0.1~2 份表面带有羧基/羟基/氨基的纳米粒子、0.05~1 份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0.05~1份N‑羟基琥珀酰亚胺分散在10~200 份缓冲溶液中,活化0.5~12小时后再加入0.1~2 份链霉亲和素;搅拌反应12~24小时;用离心的方式将没有反应的SA和小分子反应物去除,并用PBS反复洗多次,得到SA接枝的纳米粒子;第二步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0.05‑1份功能分子放入缓冲溶液中,加入0.1~2 份生物素,并用0.05~1 份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0.05~1 份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活化,搅拌反应12~24小时;用分子量为1000的透析袋透析2~3天;得到带有不同功能分子的生物素衍生物(BT);第三步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0.05~0.5 份第一步得到的表面有链霉亲和素的纳米粒子分散在缓冲溶液当中,添加一定质量比的一种或者多种第二步得到的功能分子修饰的生物素(BT),在10~25℃下混合,即获得一种或多种表面修饰功能分子的纳米粒子,并将其立即用于后续应用试验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5877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