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孔二氧化硅‑甲氨蝶呤‑米托蒽醌纳米粒,其制备,活性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38273.8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4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彭师奇;赵明;王玉记;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52 | 分类号: | A61K47/52;A61K47/69;A61K31/519;A61K9/14;A61K47/04;A61P35/00;A61K3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98 | 代理人: | 余光军,霍雪梅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别的介孔二氧化硅‑甲氨蝶呤‑米托蒽醌纳米粒。公开了它的制备方法,即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表面修饰氨基制备氨基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N),接着MSNN的氨基和MTX共价结合形成了甲氨蝶呤‑氨基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N‑MTX),最后往MSNN‑MTX的纳米孔道加载米托蒽醌,制得纳米级别的介孔二氧化硅‑甲氨蝶呤/米托蒽醌纳米粒(MSNN‑MTX/MIT)。公开了它的抗肿瘤作用。与常规MTX和MIT联合应用相比,MSNN‑MTX/MIT显著延长S180小鼠的生存时间,提高了疗效并降低了全身毒性反应。因而本发明公开了MSNN‑MTX/MIT在制备MTX与MIT联用的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MSNN‑MTX/MIT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硅 蝶呤 米托蒽醌 纳米 制备 活性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甲氨蝶呤‑米托蒽醌‑纳米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未经首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3827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