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试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21970.2 | 申请日: | 2016-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68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土顺;朱立光;王明格;刘鑫明;左文喆;刘胜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203 | 分类号: | G01N23/203;G01N23/223;G01N2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陈晓华 |
地址: | 063009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试验的方法,清洗反应容器和内衬构件,对切片后片状样品进行进行首次电子和背散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X‑荧光光谱分析,将片状样品在加入反应溶液反应容器内反应预设时间,对反应后的片状样品进行再次电子和背散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X‑荧光光谱分析,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定反应溶液中的离子类型以及浓度,判断反应溶液中成分来源,确定片状样品反应前后成分变化特征,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phreeqc数值模拟计算,计算溶液中矿物的饱和指数,确定所述片状样品溶蚀、溶解作用和新生矿物的类型,指导反应机理和扫描电镜观察。上述方法,实验准确率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流体 岩石 相互作用 试验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清洗反应容器和内衬构件,并将所述反应容器和所述内衬构件用蒸馏水浸泡后,晾干备用;步骤S20:对样品进行切片,对切片后片状样品进行双面剖光、烘干和称重处理,并对处理后的片状样品进行首次电子和背散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X‑荧光光谱分析;步骤S30:将步骤S20中处理后的片状样品固定在所述内衬构件上,将固定有片状样品的内衬构件和配置好的反应溶液放入所述反应容器内,并将所述反应容器密封;步骤S40:对所述反应容器进行加热,并控制所述反应容器在预设温度下反应预设时间,反应结束后将片状样品卸下、取出、清洗、烘干,并承重;步骤S50:对反应后的片状样品进行再次电子和背散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X‑荧光光谱分析,刻画片状样品的次生变化、新生矿物形貌特征以及片状样品内元素迁移特征;步骤S60: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定反应溶液中的离子类型以及浓度,判断反应溶液中成分来源,确定片状样品反应前后成分变化特征;步骤S70: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phreeqc数值模拟计算,计算溶液中矿物的饱和指数,确定所述片状样品溶蚀、溶解作用和新生矿物的类型,指导反应机理和扫描电镜观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2197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