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燃机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04769.3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9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孙蓓蓓;薛飞;张建润;卢熹;陈建栋;焦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F01N1/10;F01N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消声器,其包括筒体、前端盖、后端盖、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微穿孔铝纤维板、进气管和出气管,消声器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在外筒体和内筒体间填有隔热材料,内筒体内部包括扩张腔,进气管和出气管连通扩张腔,第一扩张腔和第三扩张腔之间采用双U型波纹穿孔管连通,在U型波纹管的波峰上沿周向开有均布圆孔并连通第二扩张腔,第二扩张腔内填有吸声材料,第三扩张腔和第四扩张腔之间采一个U型波纹管连通,第四扩张腔和第五扩张腔之间采用双内插管连通。本发明结构合理,能工作于高温环境,具有插入损失大、压力损失小、消声频带宽和隔热效果好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消声器 | ||
【主权项】:
1.一种内燃机消声器,其特征在于该消声器由前端盖(17)、外筒体(18)、内筒体(28)、后端盖(29)组成一个封闭的筒体,其中内筒体(28)位于外筒体(18)内壁,前端盖(17)和后端盖(29)分别位于筒体的两端;在所述的筒体内,从左到右顺序设有第一隔板(15)、第二隔板(12)、第三隔板(10)、第四隔板(8)、微穿孔铝纤维板(2),从左到右顺序隔成第一扩张腔(16)、第二扩张腔(14)、第三扩张腔(11)、第四扩张腔(9)、第五扩张腔(3)、共振腔(1);在所述的第二扩张腔(14)内设有两排穿孔管,包括穿孔管I(21)和穿孔管II(211),分别是由U型波纹管I(22)、U型波纹管III(24)串联构成的穿孔管I(21)和U型波纹管IV(241)、U型波纹管II(221)串联构成的穿孔管II(211),该穿孔管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隔板(15)和第二隔板(12)与第一扩张腔(16)和第三扩张腔(11)连通,在第二扩张腔(14)内充满超细玻璃纤维(13);在所述的第三隔板(10)中间设有U型波纹管V(25),该U型波纹管V(25)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三扩张腔(11)和第四扩张腔(9);在第四隔板(8)中间设有内插管I(26)和内插管II(261),内插管I(26)和内插管II(261)的两端分别连通第四扩张腔(9)和第五扩张腔(3);在所述的第一扩张腔(16)处的筒体侧壁上设有进气管(20),在所述的第五扩张腔(3)处的筒体侧壁上设有出气管(7),出气管(7)的外口连接排烟管(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0476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