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法转化雄甾烯二酮生产睾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75007.5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1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饶志明;邵明龙;张显;杨套伟;徐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53 | 分类号: | C12N15/53;C12N15/81;C12N1/19;C12P33/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重组Yarrowia lipolytica高效生物转化雄甾烯二酮生产睾酮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该发明分别克隆了来源于人的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和来源于酿酒酵母的葡萄糖脱氢酶,并将其在Y.lipolytica Polh中过量共表达,为国内外首次通过构建NADPH辅酶循环系统在解脂耶氏酵母中高效转化雄甾烯二酮生产睾酮。对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株进行酶活力测定及胞内辅酶水平研究表明重组菌能够持续有效地转化雄甾烯二酮生产睾酮。在转化温度为37℃,转化pH为7.5,底物助溶剂为甲基化‑β‑环糊精,生物量为200g/L,底物浓度为5g/L。经过3次补料全细胞转化后,15g/L雄甾烯二酮转化为14.3g/L睾酮,为目前报道微生物转化生产睾酮的最高水平,为微生物工业化生产睾酮提供了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转化 雄甾烯二酮 生产 睾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经过密码子优化的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基因,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7500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