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化SAR图像人造目标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26220.7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04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07 |
发明(设计)人: | 丛润民;倪敏;郑凯夫;孙振燕;李重仪;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4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SAR图像处理技术领域,为利用极化SAR图像中人造目标的功率及散射特性,研究一种有效提取极化SAR图像中人造目标的方法,实现一种基于多级判决的极化SAR图像人造目标提取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极化SAR图像人造目标提取方法,步骤是,(一)预处理,对极化SAR图像进行相干斑噪声抑制和去取向处理;(二)功率判决;(三)主散射机制判决,记为“第一类人造目标”或进行下一步判别;反射对称性判决;(五)对整幅图像每个像素做如上处理,获得最终的人造目标提取结果。本发明主要应用于SAR图像处理场合。 | ||
搜索关键词: | 极化 sar 图像 人造 目标 提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极化SAR图像人造目标提取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一)预处理,对极化SAR图像进行相干斑噪声抑制和去取向处理;(二)功率判决,首先进行功率判决,排除弱散射点的影响,即认为弱散射点为自然目标,在进行判决时,满足功率小于特定阈值即span≤Th1的地物目标被划归为自然目标,记为“第一类自然目标”,反之,则进行下一步的判别;(三)主散射机制判决,对于不满足功率判决的目标进行主散射机制判决,首先利用本发明提出的主散射机制提取方法得到目标的主散射机制,然后以主散射机制为偶次散射为判决条件进行主散射机制判决,满足该条件的目标作为一部分人造目标,记为“第一类人造目标”,否则,进行下一步判别;(四)反射对称性判决,通常认为自然目标的散射在垂直于雷达视线平面内具有一个对称轴,共极化和交叉极化通道间的相关系数为0,即满足“反射对称性”,而人造目标不满足该特性;据此,可利用反射对称性判决区分人造目标和自然目标,设ε为目标的反射对称判决参量,以反射对称性即ε≤Th2为条件,对不满足主散射机制判决的目标进行该步判别,将不满足反射对称性ε>Th2的目标确定为候选人造目标,记为“第二类人造目标”,否则,作为“第二类自然目标”;ε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ij为目标极化协方差矩阵C中的元素。ε数值越小,表明共极化与交叉极化通道之间的极化相关性越差,即其方位性越好,反之亦然;(五)对整幅图像每个像素做如上处理,将第一类人造目标点集和第二类人造目标点集取并集,获得最终的人造目标提取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2622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