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法制备高纯低价钒氧化物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6187.X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5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涛;朱庆山;范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31/02 | 分类号: | C01G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化工、冶金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法制备高纯低价钒氧化物的系统及方法,采用流态化氯化将工业级钒氧化物转化为三氯氧钒,通过两级除尘、三级淋洗,得到粗三氯氧钒;经过精馏、催化氧化、精确控制还原得到高纯低价钒氧化物,钒平均价态可为3.0~4.5内任一值。本发明通过向氯化流化床喷洒三氯氧钒泥浆调控炉温;通过在催化氧化流化床设置内构件,提高反应效率;通过还原流化床设置竖直挡板及不同高度的排料口调控还原程度,得到特定价态的高纯低价钒氧化物。本发明具有原料适应性强、无污染、生产能耗和操作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适用于4N以上高纯低价氧化钒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高纯 低价钒氧化物 氯化 三氯氧钒 催化氧化 流化床 还原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还原流化床 原料适应性 调控炉温 钒氧化物 反应效率 两级除尘 生产能耗 竖直挡板 冶金领域 质量稳定 工业级 流态化 内构件 排料口 氧化钒 泥浆 精馏 淋洗 喷洒 定价 调控 转化 | ||
【主权项】:
1.一种氯化法制备高纯低价钒氧化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加料工段(1)、氯化工段(2)、除尘淋洗工段(3)、精馏提纯工段(4)、催化氧化工段(5)、催化氧化产物加料工段(6)、预热除尘工段(7)、控制还原工段(8)、一级冷却工段(9)、二级冷却工段(10)、高纯低价钒氧化物料仓(11)、尾气淋洗吸收塔(12)、引风机(13)和烟囱(14);所述加料工段(1)包括工业级钒氧化物料仓(1‑1)、工业级钒氧化物螺旋加料器(1‑2)、碳源料仓(1‑3)和碳源螺旋加料器(1‑4);所述氯化工段(2)包括氯化床进料器(2‑1)、氯化流化床主体(2‑2)、氯化床旋风分离器(2‑3)和氯化床螺旋排渣器(2‑4);所述除尘淋洗工段(3)包括一级除尘装置(3‑1)、二级除尘装置(3‑2)、一级淋洗塔(3‑3)、二级淋洗塔(3‑4)、三级淋洗塔(3‑5)、离心过滤器(3‑6)、活性炭吸附塔(3‑7);所述精馏提纯工段(4)包括蒸馏釜(4‑1)、精馏塔(4‑2)、馏出物冷凝器(4‑3)、回流液收集罐(4‑4)、含硅三氯氧钒储罐(4‑5)、高纯三氯氧钒冷凝器(4‑6)、高纯三氯氧钒储罐(4‑7);所述催化氧化工段(5)包括催化氧化床空气净化器(5‑1)、催化氧化床汽化器(5‑2)、三氯氧钒喷嘴(5‑3)、催化氧化流化床主体(5‑4)、催化氧化流化床排料器(5‑5)、催化氧化流化床旋风分离器(5‑6);所述催化氧化产物加料工段(6)包括催化氧化产物料仓(6‑1)、催化氧化产物螺旋加料器(6‑2);所述预热除尘工段(7)包括文丘里预热器(7‑1)、旋风预热器(7‑2)、预热除尘段旋风分离器(7‑3)、布袋除尘器(7‑4);所述控制还原工段(8)包括还原床进料器(8‑1)、还原床气体净化器(8‑2)、还原床气体加热器(8‑3)、还原流化床主体(8‑4)、还原床排料器(8‑5)、还原床旋风分离器(8‑6);所述一级冷却工段(9)包括文丘里冷却器(9‑1)、旋风冷却器(9‑2)、一级冷却段旋风分离器(9‑3);所述二级冷却工段(10)包括水冷螺旋装置(10‑1);所述工业级钒氧化物料仓(1‑1)底部的出料口与所述工业级钒氧化物螺旋加料器(1‑2)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碳源料仓(1‑3)底部的出料口与所述碳源螺旋加料器(1‑4)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工业级钒氧化物螺旋加料器(1‑2)的出料口和所述碳源螺旋加料器(1‑4)的出料口均与所述氯化床进料器(2‑1)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氯化床进料器(2‑1)的排料口与所述氯化流化床主体(2‑2)上部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氯化床进料器(2‑1)底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氮气气源总管相连接;所述氯化流化床主体(2‑2)下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氯气气源总管、氮气气源总管相连;所述氯化流化床主体(2‑2)中部设置的三氯氧钒泥浆入口与三氯氧钒泥浆总管相连;所述氯化床旋风分离器(2‑3)设置于所述氯化流化床主体(2‑2)的扩大段顶部中心;所述氯化床旋风分离器(2‑3)顶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一级除尘装置(3‑1)的热烟气入口相连接;所述氯化流化床主体(2‑2)下部的排渣口与所述氯化床螺旋排渣器(2‑4)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一级除尘装置(3‑1)顶部设置的三氯氧钒泥浆入口通过管道与三氯氧钒泥浆总管相连;所述一级除尘装置(3‑1)下部设有带阀门的排渣口;所述一级除尘装置(3‑1)的出气口与所述二级除尘装置(3‑2)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二级除尘装置(3‑2)顶部设置的三氯氧钒泥浆入口通过管道与三氯氧钒泥浆总管相连;所述二级除尘装置(3‑2)的出气口与所述一级淋洗塔(3‑3)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一级淋洗塔(3‑3)的泥浆出口与所述离心过滤器(3‑6)的液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一级淋洗塔(3‑3)的烟气出口与所述二级淋洗塔(3‑4)的烟气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二级淋洗塔(3‑4)的液体出口与所述离心过滤器(3‑6)的液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二级淋洗塔(3‑4)的气体出口与所述三级淋洗塔(3‑5)的气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三级淋洗塔(3‑5)的液体出口与所述离心过滤器(3‑6)的液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三级淋洗塔(3‑5)的气体出口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塔(3‑7)的气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离心过滤器(3‑6)的上清液出口与所述蒸馏釜(4‑1)的液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离心过滤器(3‑6)的浆料出口与三氯氧钒泥浆总管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活性炭吸附塔(3‑7)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尾气淋洗吸收塔(12)的气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蒸馏釜(4‑1)的出气口与所述精馏塔(4‑2)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蒸馏釜(4‑1)的回流口与所述精馏塔(4‑2)的底部的液体回流出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蒸馏釜(4‑1)底部的液体出口与三氯氧钒泥浆总管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精馏塔(4‑2)顶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馏出物冷凝器(4‑3)的气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馏出物冷凝器(4‑3)的液体出口与所述回流液收集罐(4‑4)液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回流液收集罐(4‑4)底部的回流口与所述精馏塔(4‑2)上部的回流液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回流液收集罐(4‑4)中部的出液口与所述含硅三氯氧钒储罐(4‑5)的进液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精馏塔(4‑2)中部的精馏产物出口与所述高纯三氯氧钒冷凝器(4‑6)的气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高纯三氯氧钒冷凝器(4‑6)的出液口与所述高纯三氯氧钒储罐(4‑7)的进液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高纯三氯氧钒储罐(4‑7)的出液口与所述三氯氧钒喷嘴(5‑3)的进液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三氯氧钒喷嘴(5‑3)设置于所述催化氧化流化床主体(5‑4)的侧部;所述催化氧化床空气净化器(5‑1)的气体入口与压缩空气总管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催化氧化床空气净化器(5‑1)的气体出口分别与所述催化氧化床汽化器(5‑2)的气体入口和所述三氯氧钒喷嘴(5‑3)的气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催化氧化床汽化器(5‑2)的进液口与洁净水总管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催化氧化床汽化器(5‑2)的出气口与所述催化氧化流化床主体(5‑4)下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催化氧化流化床主体(5‑4)中部设有水平多孔内构件;所述催化氧化流化床旋风分离器(5‑6)置于所述催化氧化流化床主体(5‑4)顶部中心;所述催化氧化流化床旋风分离器(5‑6)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氯气再生系统进气口相连;所述催化氧化流化床主体(5‑4)的排料口与所述催化氧化流化床排料器(5‑5)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催化氧化流化床排料器(5‑5)底部的松动风入口与净化氮气总管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催化氧化流化床排料器(5‑5)的出料口与所述催化氧化产物料仓(6‑1)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催化氧化产物料仓(6‑1)的出料口与所述催化氧化产物螺旋加料器(6‑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催化氧化产物螺旋加料器(6‑2)的出料口与所述文丘里预热器(7‑1)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文丘里预热器(7‑1)的进气口与所述旋风预热器(7‑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文丘里预热器(7‑1)的出料口与所述预热除尘段旋风分离器(7‑3)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预热除尘段旋风分离器(7‑3)的出气口与所述布袋除尘器(7‑4)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预热除尘段旋风分离器(7‑3)的出料口与所述旋风预热器(7‑2)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布袋除尘器(7‑4)的出气口与尾气处理系统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布袋除尘器(7‑4)的细粉出口与所述旋风预热器(7‑2)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旋风预热器(7‑2)的进气口与所述还原床旋风分离器(8‑6)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旋风预热器(7‑2)的出料口与所述还原床进料器(8‑1)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还原床进料器(8‑1)的出料口与所述还原流化床主体(8‑4)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还原床进料器(8‑1)的松动风入口与净化氮气总管相连;所述还原流化床主体(8‑4)的进气口与所述还原床气体加热器(8‑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还原流化床主体(8‑4)中设置竖直挡板;所述还原流化床主体(8‑4)设置的带有阀门的不同高度的两个出料口均与所述还原床排料器(8‑5)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还原流化床主体(8‑4)的出气口与所述还原床旋风分离器(8‑6)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还原床旋风分离器(8‑6)的粉尘出口与所述还原床排料器(8‑5)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还原床排料器(8‑5)的出料口与所述文丘里冷却器(9‑1)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还原床排料器(8‑5)的松动风入口与净化氮气总管相连;所述还原床气体加热器(8‑3)的进气口分别与所述还原床气体净化器(8‑2)的出气口及所述一级冷却段旋风分离器(9‑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还原床气体加热器(8‑3)的燃料入口与燃料总管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还原床气体加热器(8‑3)的助燃风入口与压缩空气总管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还原床气体净化器(8‑2)的进气口与还原气体总管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文丘里冷却器(9‑1)的进气口与所述旋风冷却器(9‑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文丘里冷却器(9‑1)的出气口与所述一级冷却段旋风分离器(9‑3)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一级冷却段旋风分离器(9‑3)的出料口与所述旋风冷却器(9‑2)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旋风冷却器(9‑2)的进气口与净化氮气总管相连;所述旋风冷却器(9‑2)的出料口与所述水冷螺旋装置(10‑1)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水冷螺旋装置(10‑1)的出料口与所述高纯低价钒氧化物料仓(11)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水冷螺旋装置(10‑1)的进水口与工艺水总管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水冷螺旋装置(10‑1)的出水口与水冷却系统的进水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尾气淋洗吸收塔(12)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引风机(13)的气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引风机(13)的气体出口与所述烟囱(14)底部的气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1618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燃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木质素催化降解制备生物质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