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10616.2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06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姚娟;孙宽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水县奇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6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的制作方法,具体说是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采摘的单芽至一芽一叶初展进行萎凋‑揉捻‑及时解块后发酵‑高温脱水‑摊凉冷却后渥堆‑做形提毫‑一次烘干‑摊凉冷却后装包存放2~3天‑二次烘干提香,即为优质成品红茶。本发明制作的茶叶外形条索紧结、显金毫、色泽金黑相间,开汤后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鲜醇、回甘持久,具有良好的助消化、暖胃、利尿减肥、美容养颜和止渴生津的效果,还可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最适宜女性人群饮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红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采摘的单芽至一芽一叶初展摊放在竹制簸箕上进行萎凋,摊放厚度为4.5~5.5cm,时间为10~18h,萎凋标准应达到手感折不断,含水率58~62%,叶面光泽消失;2)将萎凋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为1.4~1.6h,揉捻标准应达到颜色由黄绿色变为红黄色,条索紧卷,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茶条表面,用手紧握茶汁溢而不滴为度;3)将揉捻后的茶叶及时解块放入竹制簸箕上,覆盖上湿润纱布,放在日光下利用日光产热或放在30~32℃的环保温箱内进行发酵,时间为3~5h,发酵标准应达到颜色由红黄色变为红色,以闻到花果香为好;4)将发酵适度叶立即摊凉冷却至20℃以下,使茶叶不再进行发酵,然后用烘干机或滚筒杀青机进行高温脱水,脱水程度为:茶叶颜色由红色变为红褐色,含水率控制在28~32%;5)将脱水后的茶叶放入摊凉槽进行摊凉冷却至20℃以下,然后用竹制簸箕进行渥堆,渥堆厚度为14~16cm,时间1.8~2.2h,渥堆标准应达到茶叶摸起来柔软有韧度;6)将渥堆后的茶叶放入烘干机进行做形提毫,锅温115~125℃,时间为3~5min,具体做法是:将茶团置于手心,让茶团在手心滚动,按同一方向揉搓,然后进行定型,最后进行解块,如此反复进行,使茶条卷曲,待含水率达18~22%时,进行提毫,提毫时,用双手握住茶团,掌心用力,让茶团相互摩擦现毫,当茶毫显露,茶条变硬显脆时,提毫结束,此时茶条含水率在9~11%;7)将提毫后的茶叶进行一次烘干,烘干机锅温90~110℃,烘干厚度8~10cm,一次烘干程度为:闻到红茶特有的甜香,含水率6%或以下;8)将一次烘干后的茶叶迅速起锅出炉,摊凉冷却至20℃以下,装包存放2~3天,再进行二次烘干提香,此时烘干机锅温100~120℃,二次烘干提香程度为:茶叶的叶面温度控制在78~82℃,达到手捏成粉,香气甜香浓郁,含水率2~4%时,盛入竹制簸箕摊凉冷却至20℃以下,即为优质成品红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水县奇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惠水县奇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1061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