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PU空间网格体的层析2D/3D各向异性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06533.6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4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泉;林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泰艾普(北京)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50 | 分类号: | G01V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刘葛;郭鸿雁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GPU空间网格体的层析2D/3D各向异性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包括:对GPU上采用四阶精度龙格-库塔算法,在预设孔径的数据体内计算每个深度点到炮点和检波点所需要的走时时间,形成走时表;读取所述走时表和时间域道集,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形成CRP道集,并叠加形成深度域剖面;在叠前时间偏移剖面上,解释层位用作沿层速度分析和建模,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之一进行建模包括:利用扫描剖面实时解释速度;三维沿层自动速度分析;三维射线追踪网格层析建模。本发明可以解决深度域高精度成像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gpu 空间 网格 层析 各向异性 深度 速度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GPU空间网格体的层析2D/3D各向异性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对GPU上采用四阶精度龙格-库塔算法,在预设孔径的数据体内计算每个深度点到炮点和检波点所需要的走时时间,形成走时表,其中,根据叠前时间偏移得到的均方根速度,转化成深度域层速度的初始层速度,进行第一次的走时时间计算;根据前次速度建模的深度与层速度,进行第二次及其后的走时时间的计算;步骤S2,读取所述走时表和时间域道集,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形成共反射点道集CRP道集,并叠加形成深度域剖面;步骤S3,在叠前时间偏移剖面上,解释层位用作沿层速度分析和建模,其中,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之一进行建模包括:(1)利用扫描剖面实时解释速度,其中,所述利用扫描剖面实时解释速度,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扫描剖面交互速度分析:将二进制速度场按一定的间隔转换成ASCII码深度域层速度曲线,对每个速度点进行垂直方向从上到下的交互速度解释,所述交互速度解释,包括如下步骤:形成扫描叠加段剖面,在所述扫描叠加段剖面上对该点的上覆地层的深度与层速度进行调高或调低,并在调整后对整个扫描剖面重新更新;将CRP道集转到时间域,将层速度转成均方根速度,再用均方根速度对剖面扫描,形成速度由小到大的扫描段,将上述扫描段转到深度域,以保证在速度扫描时深度不变;速度解释是在GPU实时形成的交互分析剖面上进行,每解释一个速度点,GPU刷新扫描剖面,使上覆地层速度变化对下覆地层造成的影响实时体现出来并形成叠加剖面,根据地层产状判断解释的速度是否合理;解释完成后,将ASCII码速度曲线转换成二进制速度场;速度分析的方法分三步:第一步是按一定的网格间距将速度场转换成速度层速度曲线;第二步是用交互的方法改变层速度曲线的值;第三步是利用GPU快速刷新全部扫描剖面,观察层速度的改变是否使下覆地层在叠加段上得到最强的叠加能量,如果叠加能量最强,说明选择的层速度正确,得到对应的新的层速度;(2)三维沿层自动速度分析;(3)三维射线追踪网格层析建模。步骤S4,根据步骤S3进行初步的深度域速度分析和建模结果,对需要加载的井深数据进行井深校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泰艾普(北京)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恒泰艾普(北京)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0653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