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无杆后发酵莓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77624.1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1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8 |
发明(设计)人: | 何礼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绥宁县神农金康药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6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无杆后发酵莓茶的制作工艺,原料选用当年清明前后10天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湘西南山区的野生莓茶嫩芽叶,纯手工采摘,叶片直径≤1cm,叶柄长度≤3cm;经鲜叶清洗萎凋处理、杀青、揉捻、解散、渥堆、烘干和提香后得到成品,其中原料采摘、解散及渥堆均采用纯手工制备,鲜叶清洗萎凋处理、杀青、揉捻、烘干及提香均采用机械制备;本发明改善了莓茶寒凉的品质,采用后发酵工艺,有效成分更高,使得莓茶寒凉性减少,适应人群增大;提高了莓茶的有效成分,干茶呈银白色,二氢杨梅素含量高,充分提高了莓茶的有效成分与品质、统一了干茶的形态,更利于销售;安全卫生,能实现大批量、稳定的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无杆后 发酵 制作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野生无杆后发酵莓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选择:选用当年清明前后10天的野生莓茶嫩芽叶,纯手工采摘,叶片直径≤1cm,叶柄长度≤3cm;2)原料制备:2.1)鲜叶清洗萎凋处理:将采回的野生莓茶叶进行清洗,清洗后放萎凋槽上经热风吹干,槽面温度设置为35℃,热风吹干1‑2小时至茎萎凋、鲜叶萎蔫;2.2)杀青:将步骤2.1中萎凋处理后的莓茶叶投入滚桶杀青机杀机,温度≤90℃;2.3)揉捻:将步骤2.2中杀青好的莓茶叶彻底摊凉后,进行揉捻,轻揉5‑10min,分两次加压,揉至微曲;2.4)解散:采用人工手动解散步骤2.3中经揉捻处理的莓茶叶;2.5)渥堆:将步骤2.4中解散的莓茶叶装框渥堆发酵,渥堆时间15h,待二氢杨梅素渗出生成白点,目测莓茶叶面出现轻白点,完成渥堆;2.6)烘干:使用旋转烘干机,机温调到100℃,将步骤2.5中完成渥堆的莓茶叶放入旋转烘干机,分层烘制,干燥度≤95%;2.7)提香:将步骤2.6中烘干的莓茶叶倒入提香机中,将提香机调到120℃,提香3‑5min,得到成品莓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绥宁县神农金康药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绥宁县神农金康药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7762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