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标本袋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1841.2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3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双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双凤 |
主分类号: | B65D33/00 | 分类号: | B65D33/00;B65D33/14;B65D30/10;B31B5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路永斌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本袋,所述标本袋包括袋体和袋底,所述袋体包括第一塑料膜和第二塑料膜,其中,第一塑料膜与第二塑料膜的左右两侧通过边封线密接;在第二塑料膜上设置有用于插放物品的外夹层;所述袋底与第一塑料膜和第二塑料膜为一体结构,未使用时,其向内折入袋内,使用时,袋底下落形成矩形使标本袋能够直立,在矩形左右两侧均形成内支撑部和外支撑部,以保证标本袋直立的稳定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标本袋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是流水线完成,实现连续生产,中间没有停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节约了生产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本 及其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标本袋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袋包括袋体和袋底(3),袋体包括左右两侧密接的第一塑料膜(1)和第二塑料膜(2),两侧密接部分构成边封线(4),其中:在第二塑料膜(2)上设置有用于插放物品的外夹层(21);所述外夹层(21)的横向长度等于标本袋的横向长度,所述外夹层(21)的纵向高度为标本袋的纵向高度的1/3~2/3;外夹层(21)的底侧与第二塑料膜(2)的底侧相接,外夹层(21)的左右两侧与第二塑料膜(2)的左右两侧相接;所述袋底(3)与第一塑料膜(1)和第二塑料膜(2)一体形成;袋底(3)由下向上折入袋内,折入部分位于第一塑料膜(1)和第二塑料膜(2)之间且与袋体相贴,折入部分的左右两侧与第一塑料膜(1)、第二塑料膜(2)和外夹层(21)的左右两侧通过边封线(4)密接;袋体上部包括开口(5),在开口(5)处设置有密封条(51),所述密封条(51)由相互配合的密封凸槽和密封凹槽组成,密封凸槽和密封凹槽分别设置于第一塑料膜(1)和第二塑料膜(2)的内壁上,在密封条(51)上设置有压紧推拉开关;在开口(5)处密封条(51)上方开设有吊孔(52);在开口(5)处密封条(51)上方设置有凸起线(53);在第一塑料膜(1)上印可书写的标签(11);投入标本液时,袋体撑开,袋底(3)从折入部分左右两侧的最高点向下撑张,其中,袋底折入部分的中部受压下沉张开形成矩形(31),折入部分左右两侧的最高点分别与矩形(31)的左右两边自然连接,形成内支撑部(61),其余未撑张的袋底折入部分与袋体仍相贴,形成外支撑部(62),其中,所述矩形(31)的长度小于密封条(51)的长度;在内支撑部(61)和外支撑部(62)之间形成空间(63);所述外支撑部(62)为双层结构,包括外支撑部内层和外支撑部外层,所述外支撑部内层和外支撑部外层相贴;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吹膜并流延:将第一物料倒入第一挤出机中进行吹膜和/或辊压,形成带有密封凸槽和密封凹槽的条形筒体,在密封凸槽和密封凹槽中间通过刀片将条形筒体裁开形成开口(5);采用挡板或转动的扇面将条形筒体与开口(5)相对的一侧向内折入,折入部分形成条形连体袋底,在折入部分的两侧分别形成条形连体第一塑料膜和条形连体第二塑料膜;同时,将第二物料倒入第二挤出机中进行流延,形成流延膜;所述第一挤出机采用特制模口,所述特制模口包括:吹膜缝(7),用于吹出筒体;密封凸槽缝(8),用于吹出密封条(51)的密封凸槽;密封凹槽缝(9),用于吹出密封条(51)的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凸槽缝(8)和密封凹槽缝(9)与吹膜缝(7)连通;凸起缝(10),用于吹出凸起线(53),所述凸起缝(10)为两个或多个;步骤2、热压形成外夹层:将经折入后的条形筒体进行冷却、过辊,然后在牵引作用下,将经流延形成的流延膜压于条形连体的第二塑料膜上,对流延膜靠近条形连体袋底的一侧进行热压,形成条形连体外夹层;步骤3、热切:对条形连体标本袋进行热切,并在热切处压出边封线(4),得到标本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双凤,未经徐双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0184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