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通道间非理想因素的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1695.2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9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樊荣;胡泽鹏;洪志烜;韩田田;刘洋;刘江波;万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3/04 | 分类号: | G01S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3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无线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多通道间非理想因素的校正方法。本发明主要通过校正源产生的信号经不同接收通道输出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而确定通道间数据的相对时延、以及幅度和相位调制特性、从达到消除通道间的非理想特性的目的,有效降低了通道间的非理性影响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道 理想 因素 校正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多通道间非理想因素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生成校正频点集合;具体方法为:设置校正频率范围,将校正频率最低端标记为fL、校正频点最高端标记为fH;在校正频率范围内,以fL为起点,按照频率间隔σ依次增加,直到不超出fH的所有频点构成校正频点集合,将其从小到大依次记为Ω={fL,fL+σ,fL+2σ,…,fL+Nσ,fH};b.将多个通道与校正源相连,在步骤a中的校正频点集合中选择一个校正频点作为校正源的工作频率启动校正源;c.多个通道根据步骤b中所述校正频点采集校正频点数据;具体方法为:将各通道的计数器在校正源启动前清零,并通过同源时钟使各通道的计数器同步;在校正源启动后,校正源根据其工作频率产生信号,在持续时间t1后自动停止,各通道在t1+t2时刻后开始连续采样N点数据;所述t2为控制单元到各通道的传输延时,采样点数N的特征为:N>P×fs,其中,P为校正信号周期、fs为系统采样率;d.根据步骤c中采集的校正频点数据,生成步骤b中所述校正频点的各通道间幅度校正因子和相位校正因子,并生成该校正频点的幅度相位校正因子表;具体方法包括:假设步骤c中各通道采集的数据为:第1号通道采集的数据为s1(n),第2号通道采集的数据为s2(n),以此类推,第M号通道采集的数据为sM(n),其中n=1,2,…,N;选择一个通道作为基准通道,并分别获取其它通道与基准通道之间的相对时延,假设选择第1号通道作为基准通道,则其它通道与第1号通道之间的相对时延分别为:Offset21,Offset31,…,OffsetM1;将Offset21,Offset31,…,OffsetM1取绝对值后的最大值标记为OffsetMAx;则,各通道在计数器计数到t2时刻时开始连续采样N+2×OffsetMAx点数据;将各通道采样的数据对齐,具体方法为:将第1号通道采集的数据中的第1+OffsetMAx位置上的数据到N+OffsetMAx位置上的数据按列存入缓存单元中、构成基准通道的对齐数据,记为p1(n);将第2号通道对应的采集板卡上采集的数据中的第1+Offset21+OffsetMAx位置上的数据到N+Offset21+OffsetMAx位置上的数据按列存入缓存单元中、构成第2号通道的对齐数据,记为p2(n);依次类推,将第M号通道对应的采集板卡上采集的数据中的第1+OffsetM1+OffsetMAx位置上的数据到N+OffsetM1+OffsetMAx位置上的数据按列存入缓存单元中、构成第M号通道的对齐数据,记为pM(n);生成校正频点各通道间幅度校正因子,具体方法为:将p1(n)中各样本数据的平方和再开方后的结果作为基准通道的校正前幅度,并记为k0;将p2(n)中各样本数据的平方和再开方后的结果作为第2号通道校正前幅度,并记为k1;依次类推,将pM(n)中各样本数据的平方和再开方后的结果作为第M号通道校正前幅度,并记为kM‑1;基准通道校正前幅度k0与其自身的比值作为基准通道在当前频点上的幅度校正因子,为1;将第2号通道校正前幅度k1与基准通道校正前幅度k0得到的比值作为第2号通道与基准通道在当前频点上的幅度校正因子,记为α21;将第3号通道校正前幅度k2与基准通道校正前幅度k0得到的比值作为第3号通道与基准通道在当前频点上的幅度校正因子,记为α31;依次类推,将第M号通道校正前幅度kM与基准通道校正前幅度k0得到的比值作为第M号通道与基准通道在当前频点上的幅度校正因子,记为αM1;生成校正频点各通道间相位校正因子,具体方法为:计算p1(n)中各样本数据的相位,将各点相位值求平均后得到的结果作为基准通道的校正前相位,并记为g0;计算p2(n)中各样本数据的相位,将各点相位值求平均后得到的结果作为第2号通道校正前相位,并记为g1;依次类推,计算pM(n)中各样本数据的相位,将各点相位值求平均后得到的结果作为第M号通道校正前相位,并记为gM‑1;将基准通道校正前相位g0与其自身的差作为基准通道在当前频点上的相位校正因子,显然为0,将第2号通道道校正前相位g1与基准通道道校正前相位g0的差作为第2号通道与基准通道在当前频点上的相位校正因子,记为β21;将第3号通道道校正前相位g2与基准通道道校正前相位g0的差作为第3号通道与基准通道在当前频点上的相位校正因子,记为β31;依次类推,将第M号通道道校正前相位gM与基准通道道校正前相位g0的差作为第M号通道与基准通道在当前频点上的相位校正因子,记为βM1;构建当前校正频点的幅度相位校正因子表的具体方法为:根据当前校正频点值、当前频点幅度校正因子、当前频点相位校正因子按照如下方式构造当前频点的校正表:{f0,1,α21,…,αM1;0,β21,…,βM1};e.重复步骤b‑d,直至生成步骤a中所述校正频点集合中每一个校正频点的幅度相位校正因子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2169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土工程病害根源的诊断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成分食品安全检测微流控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