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泌体、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或者制剂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9473.9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1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侯亚义;宋玉仙;窦环;泥艳红;樊竑冶;赵晓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A61K35/28;A61P31/04;A61P29/00;A61P3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白介素‑1β(IL‑1β)优化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治疗脓毒症中的应用,具体涉及用重组人的IL‑1β优化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使其免疫抑制功能增强,提取其产生的外泌体用于脓毒症的治疗。所述外泌体能有效缓解脓毒症症状,增加脓毒症小鼠的生存率,且这种外泌体还具有保存和运输方便的优势,这就为脓毒症等难治性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泌体 制备 方法 及其 治疗 脓毒症 药物 或者 制剂 中的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步骤如下:(1)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集正常足月妊娠剖宫产胎儿的脐带,剪取近胎盘端脐带20‑30cm,置于4℃预冷的无菌PBS中保存,4小时内使用;在超净工作台内,将脐带剪成5cm左右的小段,用PBS洗净脐带表面残余的血液;剥离脐动脉和脐静脉后,置于0.01%青霉素和链霉素的DMEM/F12培养基中,用手术剪刀剪成2mm3左右的组织块;将剪碎的组织转移到50ml离心管中,4℃、300g离心,小心弃去上层培养基,加入与组织等体积的混合消化酶,置于37℃摇床中,200rpm振荡,消化1.5‑2小时;其中混合消化酶含Ⅱ型胶原酶2mg/ml,中性蛋白酶0.8mg/ml,透明质酸酶0.03mg/ml,用DMEM/F12培养基配置;将消化后的组织液于4℃、400g离心10分钟,小心弃去上清;用PBS洗两次,每次4℃、400g离心10分钟,弃上清;最后将沉淀重悬于含有12%FBS的DMEM/F12培养基中,铺入T‑25培养瓶,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3天后,弃去未贴壁的细胞与组织,加入新鲜的含有10%FBS的DMEM/F12培养基;待细胞长至80%融合度时,用0.25%胰酶消化,传代至10cm培养皿中继续扩增培养,并记为第1代,以后每三到四天换液或消化后传代培养,每传代一次记为一代;(2)用IL‑1β优化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7代的MSCs接种于10cm培养皿中,待细胞融合达到60‑70%时,加入重组人IL‑1β,使得终浓度为10ng/ml,处理12‑24小时;用PBS清洗细胞两次,更换含无外泌体FBS的DMEM/F12培养基继续培养48‑72小时,其中无外泌体的FBS是通过100,000g超速离心18小时后去除沉淀的FBS;(3)收集步骤(2)中的培养基上清液,用差速离心的方法收集外泌体:无菌收集步骤(2)中最后一步所得的培养基上清液于500ml无菌离心瓶或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于4℃、2000g离心10分钟,以去除死细胞和大的碎片;小心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无菌离心管中,于4℃、10,000g离心30分钟,以去除细胞器及小颗粒;小心将上清液转移到无菌超速离心管中,于4℃、110,000g超速离心70分钟,小心弃去上清,再加注射用生理盐水清洗一次,于4℃、110,000g超速离心70分钟,得到的沉淀即为IL‑1β优化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用生理盐水重悬外泌体,测定蛋白浓度后‑80℃分装保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7947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制备树突状细胞的改良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快速分离苹果果肉单细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