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直线查找矩阵的红外图像海天线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6467.5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1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建;李范鸣;吴滢跃;高波;张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线查找矩阵的红外图像海天线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自定义的模板运算在大尺度上对图像进行列向梯度计算,增强海天线区域的图像灰度值,然后使用非线性分割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减小水面波纹和噪声的干扰,最后对图像进行行扫描生成直线查找矩阵,找出矩阵最大值即可定位海天线的位置。本发明实现方法简单,计算量小,并且物理意义明确,可以检测水平及具有一定倾角的海天线,易于在工程上应用。经过测试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出红外图像中的海天线,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直线 查找 矩阵 红外 图像 天线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直线查找矩阵的红外图像海天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红外图像使用模板H进行处理,计算图像的列向梯度,可以表示为F=I×H,I为输入红外图像,F为列向梯度图像,大小均为M×N个像素;H=[‑1,0,0,0,1]T;步骤2:对生成的列向梯度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进行非线性分割,分割方法如下:如果某个像素的灰度值大于20,则将该像素的灰度值设置为20,否则该像素的灰度值不变;步骤3:生成直线查找矩阵:对步骤2生成的图像逐行进行扫描,每行扫描15次,将扫描到的像素灰度值累加求和;对第i行第m次扫描求和的定义如下:![]()
其中,i=1,...,M;j=1,...,N;m=1,...,15;M为图像的行数,N为图像的列数,f(i,j)为步骤2后得到的图像;g(m)为一维数组中的第m个元素,该一维数组为:{1/10,1/13,1/16,1/20,1/26,1/40,1/80,0,‑1/80,‑1/40,‑1/26,‑1/20,‑1/16,‑1/13,‑1/10};对图像从上至下逐行扫描后,得到直线查找矩阵S:![]()
步骤4:找出矩阵S中的最大值,该最大值的行号imax表示海天线位置在第imax行,列号mmax表示海天线与水平的夹角Asea=atan[g(mmax)]。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3646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