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受背景干扰的多目标贵金属纳米粒子对的增强图像的同时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1384.9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4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洪昕;靳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552 | 分类号: | G01N21/55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赵连明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受背景干扰的多目标贵金属纳米粒子对的增强图像的同时提取方法。本发明针对有大分子团存在的复杂生物环境,利用贵金属纳米粒子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耦合效应,公开一种方法,该方法可实现方位随机分布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对最佳激发条件的同时匹配和剔除大分子背景噪声。该方法可实现在有大分子团噪声干扰的生物环境中无目标丢失的同时显影方位随机分布的每个贵金属纳米粒子对。 | ||
搜索关键词: | 贵金属纳米粒子 背景干扰 大分子团 随机分布 增强图像 多目标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背景噪声 复杂生物 激发条件 目标丢失 生物环境 噪声干扰 耦合效应 显影 匹配 剔除 | ||
【主权项】:
一种不受背景干扰的多目标贵金属纳米粒子对的增强图像的同时提取方法,其特征是贵金属纳米粒子为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金属纳米粒子,在被测平面内连续改变贵金属纳米粒子对的轴线与入射光激发偏振态之间的夹角,使得被测平面内的每一对贵金属粒子的轴线在测量精度内获得同等的偏振态匹配机会,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定入射光的波长为贵金属纳米粒子对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耦合波长;步骤2:入射光的偏振态在被测平面内的投影方向为P,以设定的步长连续旋转P的方向半周或半周的整数倍;每旋转一个步长,测量并记录一幅振幅图像;完成全部旋转后,获得n幅振幅图像;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n幅图像关于被测平面坐标系复位重叠;针对被测平面上的同一个位置点将所有振幅图像进行原位比对,若强度变化率小于设置的阈值,则该位置点被判定为杂质,并予以剔除;振幅图像的强度变化率为同一个被测点在n幅图像中的最大值除以最小值;步骤4:重复步骤3,对被测平面上的每一个点进行杂质判断与剔除;步骤5:将剔除了杂质后的所有振幅图像进行原位叠加,叠加后生成的图像为每对贵金属纳米粒子都获得了入射光偏振态与其轴线匹配的增强图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9138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