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液体冷却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6674.6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4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苑增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开山冷冻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F25D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42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2013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高效的液体冷却系统及方法,所述液体冷却系统包括换热器、介质输送机构、若干温度传感器、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若干阀门;换热器连接制冷剂输入管路、制冷剂输出管路、第一输入管路、第一输出管路;第一输入管路分别通过第一阀门、第二阀门连接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第一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第五阀门、第六阀门连接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分别通过第三阀门、第四阀门连接高温液体输入管路,高温液体输入管路连接高温液体的供液端;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分别通过第七阀门、第八阀门连接完全冷却后液体输出管路,输出完全冷却后液体。本发明可大幅度降低制冷过程中需要的能耗,节能环保。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液体 冷却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效的液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冷却系统:换热器、循环泵、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若干阀门;若干阀门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所述换热器连接制冷剂输入管路、制冷剂输出管路、第一输入管路、第一输出管路;第一输入管路分别通过第一阀门、第二阀门连接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第一输入管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循环泵;第一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第五阀门、第六阀门连接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第一输出管路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分别通过第三阀门、第四阀门连接高温液体输入管路,高温液体输入管路连接高温液体的供液端;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分别通过第七阀门、第八阀门连接完全冷却后液体输出管路,输出完全冷却后液体;完全冷却后液体输出管路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来自供液端的高温液体先通过第三阀门进入第一储液罐,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待第一储液罐中装满高温液体后,第三阀门关闭,第一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开启;此时一方面第一储液罐中的高温液体通过换热器与制冷剂进行换热降温;高温液体通过循环泵持续往复进入换热器中与另一侧的制冷剂换热;其降温方式为将高温液体按照每次通过换热器只降温设定温度t℃在循环泵的作用下直到最终降至目标温度为止;通过换热器高温液体侧进出口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给换热器制冷侧的制冷压缩系统传递信号,改变换热器制冷剂侧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以满足高温液体在循环降温过程中每次降设定温度t℃的要求;当第一储液罐中的高温液体降到目标温度后,关闭第一阀门、第五阀门;打开第七阀门,将完全冷却后液体送至末端;第三温度传感器会监测输送至末端完全冷却后液体的温度;若温度达不到要求,关闭第七阀门停止输送并按照上述过程重复降温操作直到温度达到要求为止;另一方面在第一储液罐中的高温液体进行降温的同时,来自供液端的高温液体通过第四阀门进入第二储液罐中;当第一储液罐中的高温液体降温完成后,第二储液罐中装满高温液体后按照上述降温方式降温;第一储液罐与第二储液罐交替进行降温操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开山冷冻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开山冷冻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7667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冰箱门的门板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制冷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