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截面连续箱梁底板崩裂区处理方法及修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5628.8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5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联英;蒋吉清;廖娟;孙苗苗;张茹;王常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李聚 |
地址: | 3100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变截面连续箱梁底板崩裂区处理方法及修补结构,其中变截面连续箱梁底板崩裂区修补结构,包括修补区周围没被破坏的箱梁底板以及中间新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板,所述修补区的底部搭设有支架,所述修补结构还包括设于钢筋混凝土板顶部、纵向间隔搭设在两侧箱梁底板上的一列扁担梁,设于钢筋混凝土板底部的底模板,以及底模板底部、横向间隔布置在支架上的一排方木,所述扁担梁、钢筋混凝土板和底模板通过连接件刚性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处理方法修补过程复杂,修补质量不易控制,施工过程危险性较高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连续 底板 崩裂 处理 方法 修补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变截面连续箱梁底板崩裂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修补前准备;首先调查分析变截面连续箱梁底板崩裂区现场,确定修补区,再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修补方案;步骤二:施加荷载;把箱梁底板(17)崩裂区已施加预应力换算为纵桥向线荷载,确定加载范围,在变截面连续箱梁(1)的箱梁顶板(18)上沿纵桥向中心线对称加载,同时布设挠度观测点(14),进行挠度监控;步骤三:搭设支架(2);在箱梁底板(17)的修补区的投影位置,搭设支架(2)并完善施工平台;步骤四:清除修补区剥落的混凝土,修整箱梁底板(17)修补区混凝土界面;步骤五:重新定位、补强变形的钢筋;将已经弯曲的箱梁底板(17)下层钢筋复位,并在变形的钢筋边上绑补强钢筋;步骤六:在修补区范围内铺设一层水平的钢网片;步骤七:处理修补区混凝土界面;将修补区混凝土界面冲洗干净并晾干,在界面上均匀喷涂界面剂;步骤八:立模;搭设混凝土修补区浇筑用的模板,并将其底模板(3)吊在箱梁底板(17)上,底模板(3)下方的方木(13)上安装足够数量的附着式振捣器(11);步骤九:浇筑混凝土;在搭建好的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对浇筑完的混凝土板的顶面进行抹面处理,与原箱梁底板(17)的顶面标高一致无错台,然后进行混凝土养护、拆模、修饰;步骤十:卸载;将步骤二中施加的荷载卸除,使混凝土恢复压应力,至此,变截面连续箱梁底板崩裂区处理完成;所述步骤二中,变截面连续箱梁(1)的箱梁顶板(18)施加荷载方式为在箱梁顶板(18)上堆土或者堆砂,加载位置范围为沿纵桥向堆载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修补区长度的10倍,沿横桥向荷载顶面宽度与连续箱梁(1)两个外侧腹板(19)之间的距离相等,然后按1:1放坡,堆载高度根据荷载在箱梁底板(17)产生的拉应力大小确定;所述步骤二中施加的荷载大小范围为荷载对修补区的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将修补区混凝土原有的压应力抵消至2MPa以下,但不使剥落区的混凝土出现拉应力;所述步骤四中,清除箱梁底板(17)修补区剥落的混凝土时,若混凝土剥落后使原安装箱梁底板(17)中的波纹管裸露面积大于或者等于裸露段波纹管面积的一半,将裸露段混凝土全部凿除,只留下波纹管;若混凝土剥落后使原安装箱梁底板(17)中的波纹管裸露面积小于裸露段波纹管面积的一半,将剥落松散的混凝土清除,露出混凝土坚硬骨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5562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