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水煎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5481.2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1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汪巍;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蓝勖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3/20 | 分类号: | C07D493/20;A01G1/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5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水煎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属于青蒿素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黄花蒿种子浸泡后,利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得到的青蒿素溶液对其进行淋洗,使其发芽,随后将发芽后的青蒿素种子植入土壤中,用乙醇从青蒿中提取得到的青蒿素溶液对其进行浇灌,使其长叶,成幼苗,接下来再用微波提取从青蒿中得到的青蒿素溶液对幼苗进行喷雾,使其成熟,最后通过将成熟的黄花蒿幼苗转移到沙漠中生长,并摘取叶子进行煎煮,从而得到适于水煎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实例证明,本发明不仅在操作过程中避免了有机溶剂的加入,而且操作温度接近常温,青蒿素不会发生裂解等化学变化,使得最终得到的青蒿素收率高达85%以上,纯度达到95%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提取 青蒿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适于水煎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为:(1)称取80~100g黄花蒿草种子,置于盛有清水的容器中,不断搅拌,浸泡45~55min,待浸泡结束,去除漂浮在水面的种子,滤出剩余种子,用清水反复冲洗后,放入装有30~35℃温水的烧杯中,浸泡4~5h,待浸泡结束,将浸泡后的黄花蒿草种子取出,均匀平铺在垫有消毒后纱布的培养皿中;(2)将通过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得到的青蒿素溶液放入淋洗罐中,调节pH值为5.5~6.2后,每隔一天对上述培养皿中的黄花蒿草种子进行淋洗,淋洗5~10天,使得黄花蒿草种子胚芽长达2~3cm,随后再次调节淋洗液pH值为5.8~6.3,每隔5h对已长芽的黄花蒿种子进行淋洗,使其继续发芽,待黄花蒿种子完全发芽,胚芽长达5~6cm时,停止淋洗,用清水喷洒发芽种子表面,每隔1~2天喷洒一次,总共喷洒2~4次;(3)待上述喷洒结束,将已长出胚芽的黄花蒿种子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均匀移入苗棚中,每颗种子之间间隔为30~35cm,移植完成后,在苗棚上加盖一层遮光率为75%的遮阳网,控制苗棚室内温度为25~28℃,保持土壤湿度为75~85%,并用通过乙醇从青蒿中提取得到的青蒿素溶液浇灌黄花蒿种子胚芽,每天早上8点浇灌一次,下午5点再对其浇灌一次;(4)待上述黄花蒿种子胚芽长出青嫩叶子,成为幼苗时,停止浇灌,自然生长3~5天后,使用通过微波提取从青蒿中得到的青蒿素溶液对幼苗进行喷雾,每日喷雾1次,连续喷雾10~15天,使得黄花蒿幼苗复壮,长出碧绿的成熟叶子;(5)以上述已成熟的黄花蒿株苗为中心,挖取一个半径为10~15cm,深为15~20cm的圆形沟槽,将黄花蒿株苗连根带泥挖起,随后移入沙漠中,根部用泥土压实,并用清水浇灌,持续浇灌5~8天后停止浇灌,使其自然生长;(6)待沙漠中的黄花蒿长至高达100~150cm、基部直径达到3~4cm时,可摘取黄花蒿叶子,放入煮锅中,并向其中加入清水,使其完全浸泡黄花蒿叶子,在80~90℃下煎煮1~3h,即可在水煎的条件下得到青蒿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蓝勖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蓝勖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5548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