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电镀废水中有机磷酸盐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5399.1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国;罗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丰崇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5F7/00;C02F103/16;C02F101/20;C02F1/00;C02F1/28;C02F1/38;C02F1/52;C02F1/6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3416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电镀废水中有机磷酸盐的处理发明,废水依次通过集水井、粗格栅、一次沉淀池、pH值调节池、粘液蛋白‑磷酸盐吸附反应器、离心分离器、pH二次调节池、曝气氧化池、二次沉淀池、净水池进行处理。本发明创造性的利用了一种装有山药、芋头碎屑的旋转网箱作为表面接触反应介质,当含有有机磷酸盐的电镀废水与其发生接触时,通过山药、芋头中富含的粘液蛋白的吸附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磷酸盐与粘液蛋白发生吸附反应,生成磷酸盐络合物,该络合物不溶于水,可通过离心分离操作加以去除。同时,山药、芋头等均属常见农作物,作为一种低值消耗品,可大大降低废水处理的物料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电镀 水中 有机 磷酸盐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去除电镀废水中有机磷酸盐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机磷酸盐的电镀废水通过废水管线进入集水井,集水井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粗格栅,粗格栅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一次沉淀池,一次沉淀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pH值调节池,pH值调节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粘液蛋白‑磷酸盐吸附反应器,粘液蛋白‑磷酸盐吸附反应器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离心分离器,离心分离操作中排出的含磷污泥再利用生产磷肥,离心分离器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pH二次调节池,pH二次调节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曝气氧化池,曝气氧化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净水池,净水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将经过处理后的净化出水外排;其中,粘液蛋白‑磷酸盐吸附反应器采用不锈钢材质,内层喷涂有耐腐蚀涂层,反应器顶部装有轻钢支架,其上固定有八只旋转网箱,并由一部电动马达驱动旋转,反应器两侧壁上各安装有一套电加热装置,每套电加热装置顶部均安装有电子温控器,每支电子温控器均连接一支温度传感器,反应器左侧底部装有进水阀门,反应器右侧上部装有出水阀门;经过pH值调节处理后pH值为7.0~8.0的电镀废水通过粘液蛋白‑磷酸盐吸附反应器左侧底部的进水阀门进入反应器内部,温度传感器探测到废水温度与吸附络合反应温度有温差,电子温控器随即接通电加热装置的电源,给反应器内的废水加热,使其水温达到35~40℃后,八只旋转网箱开始在电动马达的驱动下做顺时针旋转,旋转网箱中的山药、芋头碎屑与废水发生充分接触,通过山药、芋头中富含的粘液蛋白的吸附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磷酸盐与粘液蛋白发生吸附反应,生成磷酸盐络合物,该络合物不溶于水,会在废水中逐渐形成悬浊物质,并随废水通过反应器右侧的出水阀门排出,进入离心分离器,经过离心处理后最终以含磷残渣的形式从废水中加以去除,并经回收后用于生产磷肥;其中,pH二次调节池的作用是将经过离心分离的废水pH值精确调节至9.5~10.0,以满足曝气氧化池的入水pH值要求;其中,曝气氧化池的作用是在强碱性条件下,通过曝气处理,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氧化反应,与氢氧根结合,逐步形成不溶于水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并通过二次沉淀予以去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丰崇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信丰崇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4539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家兔加工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