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智能手机壳体的表面电镀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5349.2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3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苏昭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永春天露农林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22C23/02 | 分类号: | C22C23/02;C25D3/38;C25D3/22;C25D5/10;C25D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62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智能手机壳体的表面电镀铜方法,所述镁合金按质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5‑7%的Al、3.2‑3.6%的Cu、0.1‑0.3%的Mn、2‑2.4%的Zn、0.2‑0.3%的Ti、1.6‑1.8%的Zr、0.3‑0.5%的Ni、0.1‑0.3%的V,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电镀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清洗;(2)、活化;(3)、预镀锌,预镀锌浸液组成为ZnSO4·7H2O 32‑36g/L,K4P2O7·3H2O 164‑168g/L,KF 18‑20g/L,C6H17O7N332‑36g/L,植酸0.4‑0.6g/L,H2CSNH24‑6g/L,余量为水;以纯锌为阳极,预镀锌温度35‑45℃,电镀时间30‑40min,电流密度2‑3A/dm2;(4)、电镀铜所述镀铜的镀液组成为CuSO440‑50g/L,CuCl212‑14g/L,K2CO355‑65g/L,K4P2O7·3H2O 240‑260g/L,C4H4O6KNa·3H2O 44‑48g/L,K2HPO4·3H2O 55‑65g/L,羟基亚乙基二瞵酸100‑110g/L,植酸0.3‑0.5g/L,余量为水;电镀工艺为pH为8‑8.5,电流密度为3‑3.5A/dm2,温度为35‑45℃。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智能手机 壳体 表面 镀铜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镁合金智能手机壳体的表面电镀铜方法,所述镁合金按质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6%的Al、3.4%的Cu、0.2%的Mn、2.2%的Zn、0.25%的Ti、1.7%的Zr、0.4%的Ni、0.2%的V,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电镀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清洗:在65‑75℃的条件下,将镁合金壳体坯料在碱洗液中浸泡9min,碱液组成为氢氧化钠75g/L,磷酸钠7g/L,余量为水,然后水洗;在35‑45℃的条件下,将镁合金壳体坯料在酒石酸中浸泡50s,然后水洗;(2)、活化:在室温的条件下将镁合金壳体坯料在活化剂中活化10min,然后水洗;活化液组成为柠檬酸170g/L、NaF 205g/L,余量为水;(3)、预镀锌,预镀锌镀液组成为:ZnSO4·7H2O 34g/L,K4P2O7·3H2O 166g/L,KF 19g/L,C6H17O7N3 34g/L,植酸0.5g/L,H2CSNH2:5g/L,余量为水;以纯锌为阳极,预镀锌温度:35‑45℃,电镀时间35min,电流密度:2‑3A/dm2;(4)、电镀铜:所述镀铜的镀液组成为:CuSO4 45g/L,CuCl2 13g/L,K2CO3 60g/L,K4P2O7·3H2O 250g/L,C4H4O6KNa·3H2O 46g/L,K2HPO4·3H2O 60g/L,羟基亚乙基二瞵酸105g/L,植酸0.4g/L,余量为水;电镀工艺为:pH为8‑8.5,电流密度为3‑3.5A/dm2,温度为35‑4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永春天露农林专业合作社,未经福建省永春天露农林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6534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截止阀的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毂专用铝合金铸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