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季节高效栽培秀珍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7425.0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2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卢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智京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孙文彬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动植物培育领域,公开了一种反季节高效栽培秀珍菇方法,包括了场地选择、菇棚搭建、菌种筛选、菌种培养、出菇管理和采收,通过对反季节秀珍菇的生长过程进行研究分析,针对菇菌的生长全程控制之后,提出了反季节秀珍菇生产培育的方法,并公开了相关的培育的过程及相关参数;经过合理培育管理,可以在反季节种植出口感、风味俱佳的秀珍菇,培养管理过程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季节 高效 栽培 秀珍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反季节高效栽培秀珍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了场地选择、菇棚搭建、菌种筛选、菌种培养、出菇管理和采收,具体方法如下:场地选择:场地环境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平坦开阔、排灌方便的地块,要求周边环境卫生,2公里内不得有“工业三废”的污染源、垃圾场、禽蓄养殖场和居民区;菇棚搭建:秀珍菇菇棚按照“双盖双架双膜一网屋脊式”搭建;菌种筛选:品种选用种性明确,并经过两个以上生产周期试验,菌丝生长速度在适温(25±2℃)条件下,母种为8~10天长满斜面,原种和栽培种为25~30天长满全瓶(袋),菌种菌丝洁白色、健壮,生长整齐、旺盛,无污染无病虫,菌龄适宜;菌种培养:筛选合适的培养基并制作成菌包用于接种,菌种取块接入,并将菌种接满袋口,放入培养室中,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5℃,堆温控制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为65~70%,整个发菌期间应避光培养,并适时通风换气,接种后5~7天检查一次,发现污染的料袋,要及时捡出,并立即无害化处理,菌袋菌丝长到培养料2/3以上时,要及时菌袋的摆放位置,即翻包,在20~25℃的环境下培养50~60天,菌丝长满全袋,继续培养7‑10天至生理成熟;出菇管理:催蕾出菇,用塑料薄膜封棚,对菇棚、菌袋喷雾水,增加棚内湿度,使用移动式打冷机把菇房(棚)环境温度下降至8~12℃,低温刺激12~14小时,打冷结束后,进行开袋,开袋时沿着料面割掉薄膜(袋口),敞开袋口露出料面,菌袋开袋后,菇棚薄膜继续密封2天,增加CO2浓度促使菇蕾萌发,增长菇柄,期间温度保持在25~28℃,增加散射光,待70%菌袋菇蕾长到2~3cm时,应逐步揭开密封的塑料薄膜,通风透气促进菌盖分化,并向空中、地面喷水,使环境湿度达到90%;菇蕾形成后,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增加光照,温度维持在28℃以下,菇棚温度超过30℃,应在棚顶喷水降温,子实体生长阶段要加强水分管理,应勤喷雾化水,雾点可直接喷在菇体上,空气相对温度不能长时间内低于75%;采收:当菇盖长到3‑4cm达到采收标准,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剪刀从料面的菇柄处剪断,尽量保持菇体干净,采大留小,采后鲜菇马上放进冷库分级包装,按菇体形状、大小、开伞程度分级,一级菇的菇盖直径3‑4cm,菇盖直径一般不能大于5cm,否则,菌盖易开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未经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2742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