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蛇搜救机器人多步态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9254.9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1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曹政才;翁志萍;吴春成;肖清;李萌;付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蛇搜救机器人多步态控制方法,针对自然、轮式和混沌运动步态,利用反馈神经网络Hopfield Neural Network(HNN)的输出和三类运动步态所需输入一致性关系,通过调整HNN权重参数获得相应的步态信号,然后将HNN的输出信号作为仿蛇搜救机器人动力学控制器的输入信号,控制仿蛇搜救机器人产生相应步态。在非稳定状态时,即初始时刻和步态转换时刻,利用Motion Shape Code Technique(MSCT)产生相应步态的初始形状并将直线形状作为中间过程状态进行步态转换。本发明解决传统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方法在步态控制时未考虑非周期步态和混沌步态问题,更切合实际,能够使仿蛇搜救机器人更好地应用在搜救任务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搜救 机器人 步态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仿蛇搜救机器人多步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1构建基于高效完成任务需求的仿蛇搜救机器人的自然步态、轮式步态以及混沌步态;根据大多数灾害现场布满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障碍物特点,为使仿蛇搜救机器人在较平坦地形实现快速运动,在不平坦地面为保护蛇体机构而进行蛇态运动,在狭小空间进行随机运动要求,即仿蛇搜救机器人需要自然、轮式以及混沌三类运动模式,进而高效完成任务;自然步态主要指蛇的蜿蜒、侧滑、伸缩运动,这种蛇态运动利用机体和环境间的各向异性摩擦力,推动仿蛇搜救机器人向前运动,具有环境高适应性;轮式步态主要有U形、具有不同运动方向的N形等类轮式运动,这种轮式运动利用机体形状类轮式特性,可以做轮式运动,实现运动的快速性;混沌步态模仿蛇在狭小空间扭动逃离动作,避免机体被困而无法进行运动控制;1.2根据步骤1.1中的多种步态特征,建立仿蛇搜救机器人驱动模式与各步态之间的对应关系;仿蛇搜救机器人模型中主动轮的旋转轴与关节的轴向方向正交,即仿蛇搜救机器人沿着YS轴运动,机身沿着XS轴分布,其中XS与YS垂直;其中的主动关节为仿生并联关节,采用2‑UPS/U机构,能实现强承载,大输出并具有自锁性;机构的输入为两个直线驱动器的直线位移变化,输出是活动的关节平面;关节俯仰角和直线驱动器的关系通过下式计算:θ=arcsin(ΔxL/2)=arcsin(2ΔxL)---(1)]]>通过控制仿蛇搜救机器人的正交主动轮和仿生并联关节,可以产生自然、轮式和混沌运动形式;(1)自然步态:主要指蛇的蜿蜒、侧滑、伸缩运动;这类周期性变化的步态,可以通过控制仿蛇搜救机器人关节实现,每个关节俯仰推进机器人前进;(2)轮式步态:主要有U形、具有不同运动方向的N形轮式运动;利用正交主动轮产生的附加运动自由度,仿蛇搜救机器人可以产生类似轮式机器人的运动形式;具体是先通过控制关节使机器人各个单元到达期望位形,再通过控制轮子进行后续类轮式运动;(3)混沌步态:模仿蛇在狭小空间扭动逃离动作;给关节混沌随机信号,在主动轮的帮助下,尝试多方向运动,逃离未知狭小环境;1.3根据步骤1.1中的多种步态特征和正交主动轮式仿蛇搜救机器人的实现模式,采用Hopfield网络设计各个步态对应的控制信号;1.3.1HNN模型通过调整权重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输出信号,与步骤1.1中的多种步态特征具有一致性;用于本方法的正交主动轮仿蛇搜救机器人模型的HNN模型的权重矩阵为[wij]9×9;1.3.2自然步态中的蜿蜒步态分析针对自然步态中最典型、常见的蜿蜒步态,确定HNN的相关参数,使网络输出的输出满足蜿蜒步态输入控制信号要求;根据蜿蜒运动周期变化特点,每个关节当前运动状态必然收敛到下一刻运动状态;这样为了确定HNN的权重参数,定义Ci=1,Ri=1,从HNN模型出发推导如下:x·i(k)=-xi(k)+Σj=1Nwijf(xj(k))+θi---(2)]]>x·i(k)+xi(k)=Σj=1Nwijf(xj(k))+θi---(3)]]>xi(k+1)=Σj=1Nwijf(xj(k))+θi---(4)]]>选取非线性饱和函数作为传递函数,则:X(k+1)=X(k)WT+θ (5)其中X(k+1)=x1(k+1)x2(k+1)...x9(k+1)x1(k+2)x2(k+2)...x9(k+2)............x1(k+9)x2(k+9)...x9(k+9)9×9X(k)=x1(k)x2(k)...x9(k)x1(k+1)x2(k+1)...x9(k+1)............x1(k+8)x2(k+8)...x9(k+8)9×9]]>又因为蜿蜒运动为类正弦曲线运动,若将正弦信号离散化,则可得到每个关节各时刻的状态值;以一个标准正弦离散曲线对应的各关节状态值作为初始值,获得初始活动支链长度为其相邻关节长度差值为:Δxi=[-1,1,1,1,1,0,-1,-1,-1]*12,(i=1,2...9)]]>考虑到机构的机械约束,引入一个参数进行调节:Δxi=[‑1,1,1,1,1,0,‑1,‑1,‑1]*η(i=1,2...9)这里为了简单处理,取η=1,则各个时刻的关节状态值为:[‑1,1,1,1,1,0,‑1,‑1,‑1]→[1,1,1,1,0,‑1,‑1,‑1,‑1]→[1,1,1,0,‑1,‑1,‑1,‑1,1]→[1,1,0,‑1,‑1,‑1,‑1,1,1]→[1,0,‑1,‑1,‑1,‑1,1,1,1]→[0,‑1,‑1,‑1,‑1,1,1,1,1]→[‑1,‑1,‑1,‑1,1,1,1,1,0]→[‑1,‑1,‑1,1,1,1,1,0,‑1]→[‑1,‑1,1,1,1,1,0,‑1,‑1]根据蜿蜒运动特性,每个关节当前运动状态必然收敛到下一刻运动状态,则:xi(k+1)=Σj=1Nwijf(xj(k))+θi=xi+1(k)---(6)]]>不失一般性,取θ=0,将各个时刻的状态值代入式(6),可得w12‑w19=1,w11=w13=…=w19=w (7)则蜿蜒运动的权重矩阵W为:Wa=w1+wwwwwwww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3.3轮式运动中的U形运动分析仿蛇搜救机器人因为正交主动轮产生的一个附加运动自由度,可以产生类似轮式运动,而做这类运动,关节需要稳定的静止信号保证结构形状的不变性;同样,取C=1R=1,则HNN模型转换为:X·=-X+WF+θ---(8)]]>采用非线性饱和函数作为传递函数,则:X·=-AX+θ---(9)]]>其中A=‑I+W考虑到HNN网络需要稳定快速收敛到稳定零值,则式(9)的特征值必须全为负,并使传递函数的输出尽可能大;基于这个原则可获得可行解Wb=0;1.3.4混沌运动分析作为仿蛇搜救机器人在狭窄空间的一个补充运动步态选择,原则上希望机器人能产生多种多样的运动模式,以便能逃离狭窄空间;这样,HNN的输出需要多样性,即具有混沌输出;通过试错法,HNN的权重矩阵可以设置为:Wc=1.2-1.600000001.210.900000002.21.5000000001.2-1.6000000001.210.900000002.21.50000000001.2-1.600000001.210.900000002.21.5]]>步骤1.4中进行设计地形检测模块,通过检测地形情况,确定相应的步态;然后设计步态形状生成模块或转换模块形成相应步态形状,最后通过Hopfield网络构成的步态控制器,产生后续的运动信号,控制仿蛇搜救机器人进行稳定步态运动,通过这三个环节可以实现整个仿蛇搜救机器人步态的生成和控制;将上述的地形检测模块、步态形状生成模块及转换模块和Hopfiled网络步态控制模型整合到一个算法中,作为一个完整的仿蛇搜救机器人多步态控制方法,完成全部的步态生成、转换以及控制;首先,在仿蛇搜救机器人头部沿水平线对称布置三个IR传感器,依次为a传感器,b传感器,c传感器,其中a传感器,c传感器固定不动,而b传感器有一个垂直方向的自由度,a传感器,c传感器与b传感器夹角为a,b,c三个传感器分别实时采集数据,将数据通过和分别计算地面的宽阔性和平坦性,公式中各个参数含义:la,lc是a传感器,c传感器测量的距离,A0是蜿蜒曲线最大的幅值,ξL是给定阈值常数,h是机器人头部与地面的距离,lbi是b传感器以φ角度递增从竖直方向转动测量的距离值;当K1=0时,表示地面不够宽阔,则采用混沌步态运动;当K1=1且K2=0时,表示地面宽阔但不平坦,则采用自然步态运动;当K1=1且K2=1时,表示地面宽阔且平坦,则采用轮式步态运动;然后,当确定好指定步态运动时,通过Motion Shape Code Technique(MSCT)在一个周期中产生三类输出信号A,B,C,输入到关节驱动器,分别对应自然步态中的蜿蜒运动、轮式步态中的U形运动、混沌运动,实现初始运动形状的生成;A信号为蜿蜒运动中的运动模式,根据1.3.2中推导可知,其满足Δxi=[‑1,1,1,1,1,0,‑1,‑1,‑1]*η(i=1,2...9)B信号为轮式运动中的运动模式,其主动轮驱动速度和关节驱动输入如表1所示表1.U形运动一个周期运动控制C信号为混沌运动的运动模式,其运动具有不确定性,故而初始形状不作约束;通过将直线运动形状作为过渡形状实现A,B之间的运动模式转换,具体的主动轮驱动速度和关节驱动输入如表2,表3表2.蜿蜒运动到U形运动的切换表3.U形运动到蜿蜒运动的切换最后,当仿蛇搜救机器人形成指定步态的初始形状时,通过Hopfield网络进行持续运动步态生成和控制,它的具体权重参数选择如式(10);稳定运动期间,检测模块持续检测地形情况,若地形出现变化,则需要变化成运动步态,此时通过MSCT在两个运动周期中,以直线形状为过渡形状,根据表2、3,实现机器人从一种工作步态到另一种工作步态的转换;至此完成整个步态控制器的设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0925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智能电器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芳烃抽提操作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