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具有带有顶端粘结到附加层的宽基部开口的离散的三维变形部的非织造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49203.2 | 申请日: | 2015-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3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J·B·斯特鲁布;J·M·奥尔;J·T·奈普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洁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28 | 分类号: | B32B3/28;B32B3/30;B32B5/02;B32B5/08;B32B5/14;B32B5/22;B32B5/26;B32B7/04;B32B38/06;D04H1/45;D04H1/558;D04H1/559;A61F13/15;A61F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陈文青,樊云飞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复合片材。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在多个间隔开的离散的片材间粘结位置处粘结到彼此。该方法涉及使前体非织造纤维网机械地变形以形成其中带有变形部的第一纤维网。变形部形成从第一纤维网的第一表面向外延伸的突起部和所述纤维网的另一个表面中的开口。该方法涉及将其中带有变形部的第一非织造纤维网进料到粘结辊隙中,其中突起部的远侧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粘结到第二纤维网以形成顶端粘结的复合纤维网。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具有 带有 顶端 粘结 附加 基部 开口 离散 三维 变形 织造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复合片材的方法,所述复合片材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在多个间隔开的离散的片材间粘结位置处部分地粘结到彼此,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用于成形为所述第一片材的前体非织造纤维网,所述前体非织造纤维网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包含多根纤维;b)提供具有纵向取向和横向取向的一对相互啮合辊,所述辊在其之间形成辊隙,所述辊隙包括第一辊隙,所述辊包括:公辊,所述公辊具有包括多个离散的、间隔开的公成形元件的表面,所述公成形元件具有接合到所述公辊的所述表面的基部、与所述基部间隔开的顶部和在所述公成形元件的基部和顶部之间延伸的侧部,其中所述公元件具有平面图周边和高度;和母辊,所述母辊具有包括位于所述母辊中的多个凹部的表面,其中所述凹部为对齐的并被构造成在其中接收所述公成形元件,其中所述凹部的平面图周边大于并完全围绕所述公元件的平面图周边,并且所述凹部由侧壁和其中所述侧壁与所述母辊的所述表面会合的过渡区域限定并具有深度;以及c)将所述前体非织造纤维网进料到位于所述公辊和所述母辊之间的辊隙中,其中所述前体非织造纤维网的所述第二表面被放置成与所述公辊接触,并用所述成形构件使所述前体非织造纤维网机械地变形,其中所述前体非织造纤维网被成形为包括大致平面的第一区域和多个离散的一体的第二区域的非织造纤维网,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变形部,所述变形部形成从所述非织造纤维网的所述第一表面向外延伸的突起部和形成于所述非织造纤维网的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开口,所述突起部由所述纤维构成,其中所述突起部包括邻近所述非织造纤维网的所述第一表面的基部、沿所述Z方向从所述基部向外延伸的相反的远侧端部、位于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基部和所述远侧端部之间的侧壁,以形成包括带有变形部的非织造纤维网的第一片材;以及d)提供形成第二辊隙的粘结辊,所述第二辊隙位于所述第一辊隙的下游并形成于所述公辊和所述粘结辊之间;e)提供包含二纤维网的第二片材;以及f)将所述第二纤维网和其中带有变形部的所述非织造纤维网进料到所述第二辊隙中,并将所述第一纤维网中的所述突起部的远侧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粘结到所述第二纤维网,以在纤维网间粘结部位处形成顶端粘结的复合纤维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洁公司,未经宝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4920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管
- 下一篇:一种钢质气瓶蒸汽吹扫烘干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