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电容器和连结型电容器、以及逆变器、电动车辆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80010483.6 申请日: 2015-03-03
公开(公告)号: CN106030737B 公开(公告)日: 2019-06-18
发明(设计)人: 前田和孝;加藤航 申请(专利权)人: 京瓷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H01G4/18 分类号: H01G4/18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李国华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产生自愈现象之后也能够抑制静电电容的降低的薄膜电容器。一种薄膜电容器,在介电膜的主面具备电极膜,其中,介电膜包含有机树脂和挥发性比该有机树脂高的有机成分。另外,作为有机树脂,优选为环烯烃类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醚树脂以及聚醚酰亚胺树脂中的任一种,作为有机成分,优选为选自环己烷、乙基环己烷、甲苯、二甲苯、氯仿以及四氢呋喃的至少一种。
搜索关键词: 薄膜 电容器 连结 以及 逆变器 电动 车辆
【主权项】:
1.一种薄膜电容器,在介电膜的主面具备电极膜,所述薄膜电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介电膜包含有机树脂和挥发性比该有机树脂高的有机成分,所述有机树脂为环烯烃类树脂,所述有机成分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甲苯、二甲苯以及环己烷与甲苯的混合物中的任一种,所述介电膜包含的所述有机成分的含量为0.01~7质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1048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薄膜电容器和连结型电容器、以及逆变器、电动车辆-201580010483.6
  • 前田和孝;加藤航 - 京瓷株式会社
  • 2015-03-03 - 2019-06-18 - H01G4/1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产生自愈现象之后也能够抑制静电电容的降低的薄膜电容器。一种薄膜电容器,在介电膜的主面具备电极膜,其中,介电膜包含有机树脂和挥发性比该有机树脂高的有机成分。另外,作为有机树脂,优选为环烯烃类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醚树脂以及聚醚酰亚胺树脂中的任一种,作为有机成分,优选为选自环己烷、乙基环己烷、甲苯、二甲苯、氯仿以及四氢呋喃的至少一种。
  • 膜电容器-201580050179.4
  • 宫泽慎介;冈田绚子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2015-09-24 - 2019-06-18 - H01G4/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是具有电介质膜和金属层的膜电容器,上述电介质膜是通过对使用结晶性的二环戊二烯开环聚合物加氢物而成的未拉伸膜进行拉伸处理后,进行加热处理而得到的树脂膜,上述树脂膜是由软化点为250~320℃、在200℃加热了10分钟时的热收缩率为0.01~5.0%、tanδ为0.0001~0.0010、静摩擦系数为0.01~1.00的树脂膜形成的树脂膜。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具有耐热性、耐电压特性和操作性优异的树脂膜作为电介质膜的膜电容器。
  • 一种片式电容器用超薄聚酯膜-201821905324.X
  • 邵奕兴;狄伟;王畅;邹山海;接道良;罗卫国 - 浙江南洋信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18-11-19 - 2019-06-11 - H01G4/1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片式电容器用超薄聚酯膜,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储电荷能力强以及实用性强的超薄聚酯膜,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本体包括主体膜,主体膜包括内面以及外面,主体膜的外面上设有若干第一薄膜凸片,各第一薄膜凸片呈方形阵列状设置,主体膜的内面上设有若干第二薄膜凸片,各第二薄膜凸片呈方形阵列状设置,第一薄膜凸片和第二薄膜凸片错位设置,所述第一薄膜凸起和第二薄膜凸片均呈圆弧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容器薄膜技术领域。
  • 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纯铝薄膜-201821313334.4
  • 沈涵;赵智胜 - 东莞市成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8-15 - 2019-05-10 - H01G4/1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纯铝薄膜,包括光膜、铝箔和金属化膜,所述光膜上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铝箔,所述铝箔上表面设置加厚边膜,所述铝箔与铝箔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光膜的下方设置有金属化膜。本实用新型薄膜采用高温型聚丙烯材质,并用纯铝材料蒸镀,增加产品抗高温高湿的能力,同时采用聚丙烯膜串联结构,可增加其产品介质电场强度,降低镀层边缘电场电压,降低芯子端面发生电晕机率,可应对复杂电网的谐波变化,保证其稳定性。
  • 薄膜电容器-201580033268.8
  • 佐佐木充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15-06-26 - 2019-05-03 - H01G4/18
  • 薄膜电容器具备:2个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电介质薄膜与金属层被交替配置,在2个端面分别具有端面电极,在侧面具有绝缘薄膜;和母线,用于将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端面电极相互连接,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侧面被配置为相互对置,母线具有舌片,舌片被配置于所述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侧面之间。通过该构成,能够释放在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能够提供实现了散热性能的提高的薄膜电容器。
  • 一种提高聚丙烯薄膜在高温下的闪络电压的方法-201811161787.4
  • 杜伯学;许然然;李进;侯兆豪;韩晨磊;王明洋 - 天津大学
  • 2018-09-30 - 2019-03-01 - H01G4/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聚丙烯薄膜在高温下的闪络电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丙烯薄膜试样悬挂在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反应釜;(2)向反应釜内充入氟氮混合气体,使反应釜内气压达到500mbar,使氟气体积分数为12%的氟氮混合气体与聚丙烯薄膜反应45min;打开真空泵将反应釜内的气体抽入尾气处理罐中;(3)按照步骤(1)中的步骤使用高纯氮气反复清洗反应釜3遍,打开反应釜取出试样;(4)将试样裁成边长为40mm的正方形,用酒精擦拭试样,将试样放于真空干燥箱中24h;(5)测量试样在40、80℃下的闪络电压,每个温度下闪络电压测量20次;(6)为对比改性效果,测量没有处理过的原始试样在40、80℃下的闪络电压。
  • 薄膜电容器-201580039764.4
  • 佐藤慎也;松冈秀和;三浦寿久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15-08-19 - 2018-10-16 - H01G4/18
  • 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在端部形成了金属喷镀电极;汇流条,与金属喷镀电极连接;以及保持构件,具有使汇流条插通的狭缝,在狭缝形成有突起部,通过插通到狭缝内的汇流条与突起部压接,从而汇流条被保持构件所保持。通过该结构,能够提高正极汇流条和负极汇流条的相对安装精度(定位精度),此外,能够容易地进行汇流条向电容器元件的连接。
  • 电介质膜、膜电容器以及电子设备-201480042252.9
  • 神垣耕世 - 京瓷株式会社
  • 2014-07-30 - 2018-10-02 - H01G4/18
  • 本发明提供可以提高比介电常数且不会降低击穿电场强度的电介质膜、膜电容器以及电子设备。一种电介质膜,其在有机树脂5中含有陶瓷粒子3,陶瓷粒子3具有形成通过a、b和c的3个轴所形成的晶格并且轴比c/a不同的2种以上的晶相3a、3b。由于晶格形状(尺寸)的差异,因此各晶相3a、3b的介电极化的程度不同,因此陶瓷粒子3具有介电常数不同的区域,可以提高比介电常数且不会降低击穿电场强度。
  • 电容器以及电容器的制造方法-201780009564.3
  • 佐野正仁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17-02-13 - 2018-09-28 - H01G4/18
  • 本发明提出了电容器。薄膜电容器(1)具备:电容器元件(20);和一对引线端子(20),与在电容器元件(20)的两端面形成的端面电极(11)连接,并形成为用于与到印刷基板的焊接对应的长度。引线端子(20)包含:芯材(21),具有导电性;第一镀覆部(22),覆盖芯材(21)的周面(21a),并使焊料的附着良好;以及第二镀覆部(23),分别覆盖两个半面区域(R1)(R2)的至少一部分,并使焊料的附着良好,所述两个半面区域(R1)(R2)是在中央将芯材(21)的前端面(21b)分为两部分而成的。第二镀覆部(23)从第一镀覆部(22)连续并延伸到前端面(21b)的中央侧。
  • 一种同步拉伸高等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201720932857.6
  • 汪祥久 - 昆山泓电隆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2017-07-29 - 2018-02-27 - H01G4/1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步拉伸高等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涉及金属化薄膜技术领域,包括聚丙烯基膜层,所述聚丙烯基膜层上镀有金属膜层,所述金属膜层包括第一金属镀层和第二金属镀层,所述第一金属镀层和所述第二金属镀层之间设有波浪形增强层,所述增强层上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防护层相错设置在所述增强层的间隙处,所述防护层由聚乙烯醇材料制成,所述增强层与所述防护层的间隙处填充有环氧树脂。本实用新型的同步拉伸高等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以聚丙烯作为基膜,并且设置了双层金属镀层的结构,且在金属镀层之间设置了波浪形结构,使得薄膜具有高的抗压强度、阻隔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 一种耐110℃高温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201720932860.8
  • 汪祥久 - 昆山泓电隆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2017-07-29 - 2018-02-27 - H01G4/18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110℃高温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包括薄膜主体,所述薄膜主体的两面均蒸镀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表面设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包括设置在金属层周边的边缘散热层和设有只在所述金属层中部的中心散热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热性能好,且具有较强电流耐受能力的耐110℃高温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
  • 高精度真空印刷电容器及其应用-201710816255.9
  • 刘更涛;顾好粮;王学宝 - 北京三雄科技公司
  • 2017-09-11 - 2018-01-05 - H01G4/18
  • 一种高精度真空印刷电容器及其应用,高精度真空印刷电容器由电容基板(4)、印刷电容(3)、外壳(2)、抽真空接口(1)和电容电极板引线(6)组成;电容基板(4)采用损耗角正切值小于0.5×10‑3的绝缘材料;印刷电容(3)为采用印刷电路板工艺,在电容基板(4)上、下表面相对位置设置的成对电容极板;外壳(2)上具有抽真空接口(1),外壳(2)将印刷电容(3)包围,在印刷电容(3)周围形成真空腔体(5);印刷电容(3)通过电极板引线(6)与外部电路相连接。该电容器可用于高频谐振电路中,它具有更高的耐压、更高Q值、高精度、特别是更高稳定性的特性。
  •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201380027383.5
  • 竹冈宏树;中坪和弘;久保田浩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13-05-23 - 2017-06-30 - H01G4/18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具有第1电介质薄膜;第1金属蒸镀电极,其形成于第1电介质薄膜的第1面;第2电介质薄膜;和第2金属蒸镀电极,其形成于第2电介质薄膜的第1面,与第1电介质薄膜对置。进而,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具有低电阻部,其形成在第1金属蒸镀电极的第1端上和第2金属蒸镀电极的第1端上之中的至少一者;和第1膜,其覆盖低电阻部的至少一部分,以氧化铝为主要成分。
  • 电容器用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201380005082.2
  • 石渡忠和;宍户雄一 -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 2013-01-08 - 2017-06-23 - H01G4/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用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全同立构聚丙烯,前述全同立构聚丙烯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得的重均分子量(Mw)为25万以上且45万以下,分子量分布Mw/Mn为7以上且12以下、Mz/Mn为20以上且40以下,并且在分子量分布曲线中,从对数分子量Log(M)=4.5时的微分分布值减去Log(M)=6时的微分分布值而得到的差值,相对于Log(M)=4.5时的微分分布值为8%以上且20%以下。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耐热性能和耐电压性能优异的极薄的电容器用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
  • 薄膜电容器-201380028410.0
  • 竹冈宏树;平木康大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13-05-20 - 2017-05-24 - H01G4/18
  • 薄膜电容器具备第1电极层、第2电极层、以及配置在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之间的电介质薄膜。电介质薄膜主要含有间同立构结构的苯乙烯系聚合物。第1电极层具有多个第1小电极部、以及连结多个第1小电极部的第1熔丝。多个第1小电极部的各自的面积除以电介质薄膜的膜厚的立方而得的值为0.4×1013/m以上且5.0×1013/m以下。该薄膜电容器具有高耐压。
  • 一种电容器用掺混纳米活性炭负载银包铜粉的聚酰亚胺高介电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201510467004.5
  • 唐彬;唐发根 - 铜陵市胜达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5-08-03 - 2015-12-16 - H01G4/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器用掺混纳米活性炭负载银包铜粉的聚酰亚胺高介电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在聚酰亚胺薄膜制备过程中掺混纳米活性炭、银包铜粉等复合填料,将导电填料银包铜粉负载在纳米活性炭中,提高了银包铜粉的分散性和利用率,再利用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聚乙烯醇膜对粉体进行包覆处理,最终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处理后的复合粉体与有机胶液界面相容性好,更易分散均匀,最后制备得到的复合薄膜材料较单纯的聚酰亚胺薄膜在介电性能上获得极大改善,兼具高的介电常数和低的介电损耗,且仍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应用前景良好。
  • 蓄电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201380076187.7
  • 小岛洋一郎;末次健介 - 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
  • 2013-05-01 - 2015-12-16 - H01G4/18
  •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设备,所述蓄电设备已经被改良成:能高效地制造容量相互不同的多种蓄电设备,并且能有利地阻止绝缘击穿在厚度方向上的进行。本发明的蓄电设备构成如下:相互层叠多个蓄电元件(12),所述蓄电元件(12)具有在交替层叠至少一层蓄电体膜(26)和多层内部电极膜(28)而成的基本单元(22)的两侧端面上进一步层叠电绝缘性的保护膜(24a,24b)而形成的结构,而且,在上述多个蓄电元件(12)的层叠体(14)的对应的侧面(16a,16b)上,分别以跨越相邻的蓄电元件(12、12)的各个的侧面(34a,34a,34b,34b)的方式形成外部电极(18,18)。
  • 薄膜电容器用电介质树脂组合物和薄膜电容器-201280051364.1
  • 市川智道;吉川宣弘;中村一郎;小林真一;中祖一朗;日置泰典;稻仓智生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12-07-16 - 2014-06-25 - H01G4/18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电压性和耐热性高且介电损耗低的薄膜电容器用电介质树脂组合物。薄膜电容器用电介质树脂组合物是包含有机材料A和有机材料B的混合物,有机材料A由至少2种具有可将彼此交联的反应性基团(例如,OH、NCO)的有机材料成分A1、A2、…构成,有机材料B不具有能够与有机材料A反应的反应性部位,且温度125℃时的介电损耗tanδ为0.3%以下。有机材料A和有机材料B优选均具有芳香环R。混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以上,优选为280℃以下。根据该电介质树脂组合物,能够提高耐热性和介电击穿强度且减小介电损耗。
  • 一种双向拉伸且强度好的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201410001712.5
  • 荚朝辉 - 铜陵其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2014-01-03 - 2014-04-30 - H01G4/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拉伸且强度好的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等规聚丙烯200、纳米氧化银1-2、十二烷基硫酸钠2-3、巯基聚硅氧烷3-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2、吗啉1-2、促进剂DTDM1-2、助剂5-6;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并且用其制作的薄膜电容器接触电阻小,从而使得产品特性好。本发明具有优良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可以双向拉伸且拉伸强度好,特别具有耐高温特性,机械强度大,降低热收缩率和内雾度,防止击穿,使用寿命长。
  • 电容器用双轴拉伸聚丙烯膜、金属化膜和膜电容器-201180070198.5
  • 中冢贵典;水岛正美;浅野哲也 - 东丽株式会社
  • 2011-04-19 - 2014-01-08 - H01G4/18
  • 本发明提供作为电容器用电介质的具有高耐电压性、适合的元件加工性优异的电容器用双轴拉伸聚丙烯膜。一种电容器用双轴拉伸聚丙烯膜,是在两面具有突起的电容器用双轴拉伸聚丙烯膜,厚度t1(μm)为4~20μm,在将一表面设为A面,将另一面设为B面时,满足下述式中的全部,800≤SRzB≤1300(nm)0.1≤SRzA/SRzB≤0.8PBmin≥100(nm)PBmax≤1500(nm)0.4≤PB450-750/PB≤0.7,其中,SRzA:A面的10点平均粗糙度(nm)SRzB:B面的10点平均粗糙度(nm)PBmin:B面的最小突起高度(nm)PBmax:B面的最大突起高度(nm)PB450-750:存在于B面的高度450nm以上且小于750nm的突起的每0.1mm2的总个数(个/0.1mm2)PB:存在于B面的突起的每0.1mm2的总个数(个/0.1mm2)。
  • 用于电子节能灯的聚酯薄膜电容器-201320291326.5
  • 陈建立;何伟涛;钱兴君 - 浙江五峰电子有限公司
  • 2013-05-23 - 2013-10-30 - H01G4/18
  •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节能灯的聚酯薄膜电容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本用于电子节能灯的聚酯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本电容器包括呈扁形的卷绕部,在卷绕部的一侧具有两个对应设置且与卷绕部连为一体的延伸部,在其中的一个延伸部上设有正极引线脚,在另一个延伸部上设有负极引线脚,所述的正极引线脚和负极引线脚相互平行且之间的间距为4mm±1mm,本电容器还包括分别包封在卷绕部和延伸部外部的保护层。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引线脚不易折断,无形中降低了使用成本,此外,其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