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轮机乏汽余热耦合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6715.3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5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华;孙英博;万逵芳;赵文波;刘彦鹏;邢洪涛;曹涛;郭婷婷;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F23J1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广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进一步提高发电机组的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的汽轮机乏汽余热耦合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乏汽余热耦合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包括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一次风机的排风口与一次风输送管路的进风口相连,一次风输送管路的中部穿过空气预热器的一次风换热通道,二次风机的排风口与二次风输送管路的进风口相连,二次风输送管路的中部穿过空气预热器的二次风换热通道,空气预热器的一侧设有烟气通道,空气预热器的烟气通道串联在烟道的中部,烟道出口端设有除尘器,一次风输送管路和二次风输送管路位于空气预热器进风段的管路上串联有暖风器。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机 余热 耦合 锅炉 烟气 深度 利用 系统 | ||
【主权项】:
汽轮机乏汽余热耦合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包括一次风机(1)和二次风机(2),一次风机(1)的进风口和二次风机(2)的进风口分别与外界大气相连,一次风机(1)的排风口与一次风输送管路的进风口相连,一次风输送管路的中部穿过空气预热器(4)的一次风换热通道,二次风机(2)的排风口与二次风输送管路的进风口相连,二次风输送管路的中部穿过空气预热器(4)的二次风换热通道,空气预热器(4)的一侧设有烟气通道,空气预热器(4)的烟气通道串联在烟道(16)的中部,烟道(16)出口端设有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输送管路和二次风输送管路位于空气预热器(4)进风段的管路上串联有暖风器(3),暖风器(3)的加热回路串联在机组循环水/乏汽循环管路(14)上;所述烟道(16)位于空气预热器(4)和除尘器之间的管路上串联有烟‑水换热器(15),烟‑水换热器(15)的加热回路串联在凝汽器后轴封加热器凝结水循环管路(13)上;所述凝汽器后轴封加热器凝结水循环管路(13)的入口端与低压加热管路的进口端相连,凝汽器后轴封加热器凝结水循环管路(13)的出口端与低压加热管路的出口端相连,低压加热管路上自入口端至出口端依次串联有八号低压加热器(8)、七号低压加热器(7)、六号低压加热器(6)和五号低压加热器(5),八号低压加热器(8)具有八号低压加热器抽汽装置(12),七号低压加热器(7)具有七号低压加热器抽汽装置(11),六号低压加热器(6)具有六号低压加热器抽汽装置(10),五号低压加热器具有五号低压加热器抽汽装置(9);所述低压加热管路位于所述七号低压加热器(7)和六号低压加热器(6)之间的管路段通过管道与所述凝汽器后轴封加热器凝结水循环管路(13)上将凝结水输入所述烟‑水换热器(15)的管段相连,所述低压加热管路位于所述六号低压加热器(6)和五号低压加热器(5)之间的管路段通过管道与所述凝汽器后轴封加热器凝结水循环管路(13)上将凝结水输出所述烟‑水换热器(15)的管段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106671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炒一吊炉具
- 下一篇:一种酸再生机组助燃空气加热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