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船舶尾部全频域复合减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0358.7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3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甘进;阳涛;魏杰证;高晓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14 | 分类号: | B63B3/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减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应用于船舶尾部全频域复合减振结构,包括设于船体尾部螺旋桨上方区域的船底板、平台、后舱壁与前舱壁,船底板上设有多个阻振质量,船底板与平台组成薄板共振吸声装置,船底板、平台、后舱壁与前舱壁组成封闭腔体结构,封闭腔体结构内设有阻尼装置与钢球,三者共同构成冲击减振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船底板上设有阻振质量,不仅能增加船体尾部的结构强度,同时阻碍振动能量的传递,在高频其效果愈加明显,船底板与平台组成薄板共振吸声装置,能有效的减振降噪,尤其在中低频效果更佳,约束阻尼能有效吸收船底板的振动能量,同时冲击减振装置有减振频率宽、吸能效果好的特点,达到全频域减振降噪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船舶 尾部 全频域 复合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于船舶尾部全频域复合减振结构,包括设于船体(12)尾部螺旋桨(11)上方区域的船底板(1)、平台(7)、后舱壁(8)与前舱壁(9),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底板(1)上设有多个阻振质量(2),所述船底板(1)与平台(7)组成薄板共振吸声装置,所述船底板(1)平台(7)后舱壁(8)与前舱壁(9)组成封闭腔体结构(10),所述封闭腔体结构(10)内设有自由阻尼层(5)与钢球(6),三者共同构成冲击减振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97035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物
- 下一篇:一种在胶塞表面镀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