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电容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48818.3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5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月田祐树;正井裕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G4/12 | 分类号: | H01G4/12;H01G4/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薛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层叠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层叠工序(S4),使不足50层的导电体层各自位于第1配置或第2配置以使得从层叠方向观察导电体层位于第1配置以及和该第1配置不同的第2配置,并与电介质层交替地进行层叠,由此形成夹着电介质层相邻的至少一对导电体层都位于第1配置或都位于第2配置的层叠体;延伸工序(S5),对层叠体加压来使导电体层在与上述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弯曲工序(S6),对层叠体加压来使导电体层在上述层叠方向上弯曲;和外部电极形成工序(S10),在层叠体的表面分别形成第1以及第2外部电极,使第1外部电极与导电体层当中位于第1配置的导电体层连接,且第2外部电极与导电体层当中位于第2配置的导电体层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电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层叠电容器的制造方法,所述层叠电容器具备:层叠体,其交替层叠导电体层和电介质层,从层叠方向观察具有0.45mm以下的长度以及0.25mm以下的宽度的外形尺寸;和第1外部电极以及第2外部电极,其设于所述层叠体的表面,其中,所述层叠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层叠工序,使不足50层的所述导电体层各自位于第1配置或第2配置,以使得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所述导电体层位于所述第1配置以及和该第1配置不同的所述第2配置,并使所述导电体层和所述电介质层交替地进行层叠,由此形成夹着所述电介质层而相邻的至少一对所述导电体层都位于所述第1配置或都位于所述第2配置的层叠体;延伸工序,对所述层叠体加压来使所述导电体层在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弯曲工序,对所述层叠体加压来在与所述层叠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使所述导电体层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弯曲;和外部电极形成工序,在所述层叠体的表面分别形成所述第1外部电极以及所述第2外部电极,使得所述第1外部电极与所述导电体层当中的位于所述第1配置的导电体层连接,且所述第2外部电极与所述导电体层当中的位于所述第2配置的导电体层连接,在所述层叠工序中,层叠所述导电体层以及所述电介质层,使得分别满足有效电介质层的总数以及导电体层的总数,其中,基于所述电介质层当中被位于所述第1配置的导电体层和位于所述第2配置的导电体层所夹的有效电介质层的每1层的静电容、和所述电介质层当中被位于所述第1配置以及所述第2配置的任一方的导电体层彼此所夹的无效电介质层的1层的增加所带来的所述层叠电容器的静电容增加率,来分别决定所述有效电介质层的总数以及所述导电体层的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4881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