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转矩反馈和换向补偿的无刷电机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8159.9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5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朱为文;杨威;张雪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6/10 | 分类号: | H02P6/10;H02P6/1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驰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旨在通过引入转矩环和换相补偿来减小无刷电机运行时的转矩波动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无刷电机的控制方法,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步骤一,以给定转速和实际转速的差值来决定电机所需要的转矩;步骤二,以外环所给定的转矩和电机的实际转矩的差值来决定占空比;步骤三,与一和二同时进行,为了减小由于换向造成的转矩波动,采取了开关管滞后关断的控制策略;步骤四,按照前面双闭环控制算法得出的占空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转矩 反馈 换向 补偿 电机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转矩反馈和换向补偿的无刷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以给定转速和实际转速的差值来决定电机所需要的转矩,即外环控制,具体过程为:1.初始化参数:设本轮控制为第n轮控制,记为Tn,相对于本轮控制Tn的上一轮控制记为Tn‑1,相对于本轮控制Tn的上两轮控制记为Tn‑2;记本轮控制Tn的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为eO,相对于Tn的上一轮控制Tn‑1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为eO1,相对于Tn的上两轮控制Tn‑2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为eO2,在第一轮控制T1中,令eO1=eO2=0,记Tn的转矩输出为uO,相对于Tn的上一轮控制Tn‑1转矩输出为uO1,第一轮控制T1中,令uO1=0,记Tn的神经网络的权值为wi,(i=1,2,3),相对于Tn的上一轮控制Tn‑1神经网络的权值为wi_1,(i=1,2,3),第一轮控制T1中,令wi_1=0,(i=1,2,3);2.根据神经网络算法,计算转矩输出uO:令ΔeO=eO‑eO1,也就是本轮控制Tn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eO与Tn的上一轮控制Tn‑1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eO1的差值,即本轮控制Tn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的一阶差分,令ΔeO1=eO1‑eO2,令Δ2eO=ΔeO‑ΔeO1,也就是本轮控制Tn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的一阶差分与Tn的上一轮控制Tn‑1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的一阶差分的差值,即本轮控制Tn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的二阶差分,令x1=eO,x2=ΔeO,x3=Δ2eO;首先,计算神经网络的权值:wi=wi_1+ηieOuO1(eO+ΔeO),(i=1,2,3),其中,常数ηi,(i=1,2,3)为学习效率;再对计算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归一化:
最后求出外环输出:
其中,K为神经元比例系数;3.更新参数:本轮控制Tn结束,下一轮控制Tn+1中,需要对参数进行更新;将本轮控制Tn中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eO赋值给下一轮控制Tn+1中的上一轮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eO1,将相对与Tn的前一轮控制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eO1赋值给相对于下一轮控制Tn+1的上两轮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eO2:
将本轮控制Tn的神经网络的权值赋值给相对下一轮控制Tn+1的上一轮神经网络的权值wi_1:wi_1=wi,(i=1,2,3)将本轮控制Tn转矩输出uO赋值给下一轮控制Tn+1中的上一轮转矩输出值uO1:uO1=uO;步骤二,以外环所给定的转矩和电机的实际转矩的差值来决定占空比,即内环控制,具体过程为:1.初始化参数:记本轮控制Tn外环给定转矩与实际转矩的差值为eI,Tn的上一轮控制Tn‑1外环给定转矩与实际转矩的差值为eI1,Tn的上两轮控制Tn‑2外环给定转矩与实际转矩的差值为eI2,在第一轮控制T1中,令eI1=eI2=0,记本轮控制Tn内环输出为uI,Tn的上一轮控制Tn‑1内环输出为uI1,在第一轮控制T1时,令uI1=0;2.根据修正增量PID算法,计算占空比输出D:令控制量的增量ΔuI=uI‑uI1,那么uI=uI1+ΔuI,同外环控制定义一致,令ΔeI=eI‑eI1,也就是本轮控制Tn外环给定转矩与实际转矩的差值与Tn的上一轮控制Tn‑1外环给定转矩与实际转矩的差值的差值,即本轮控制Tn外环给定转矩与实际转矩的差值的一阶差分,令ΔeI1=eI1‑eI2,令Δ2eI=ΔeI‑ΔeI1,也就是本轮控制Tn外环给定转矩与实际转矩的差值的一阶差分与Tn的上一轮控制Tn‑1的外环给定转矩与实际转矩的差值的一阶差分的差值,即本轮控制Tn外环给定转矩与实际转矩的差值的二阶差分,那么可以通过下式求得ΔuI:ΔuI=kPΔeI+kIeI+kDΔ2eI,其中,kP为比例系数,kI为积分系统,kD为微分系数;再通过求得的ΔuI确定控制量uI:uI=uI1+ΔuI然后根据uI确定修正后的输出![]()
其中,Ke为一个大于1的常数,表示允许进入饱和区的深度;接着根据
确定电机输入的转矩方向:当
时,输出转矩方向与转速方向相同,当
输出转矩方向与转速方向相反;最后,确定输出的占空比D:
3.更新参数:同外环控制一样,内环控制也需要对参数进行更新,将本轮控制Tn中外环给定转矩与实际转矩的差值eI赋值给相对下一轮控制Tn+1的上一轮外环给定转矩与实际转矩的差值eI1,将相对与Tn的前一轮控制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eI1赋值给相对于下一轮控制Tn+1的上两轮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eI2:
将本轮控制Tn修正后的输出赋值给下一轮控制Tn+1中的上一轮输出值:
步骤三,本步骤与步骤一和步骤二同时进行,为了减小由于换向造成的转矩波动,采取了开关管滞后关断的控制策略,具体过程为:1.监测霍尔信号,确定补偿的开始时刻:电机的一相的控制过程如下,其他相控制过程同该相一样;当霍尔传感器输出发生变化,根据传统控制方法判定为应该关断该开关管的时刻,以此时刻作为补偿的开始,记为ts;2.监测转速信号,确定补偿的结束时刻:从ts时刻对转速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设每个脉冲信号对应的电角度为αe,补偿电角度为αc,当记满n=αc/αe个脉冲时,以此时刻作为补偿的结束时刻,记为te,并在此时刻关断开关管;在换向补偿的阶段,该开关管的驱动方式为PWM,其占空比D由步骤一和步骤二来确定;步骤四,按照前面双闭环控制算法得出的占空比D和转矩的方向驱动开关管,具体过程为:1.霍尔信号每60°输出不同的值,单片机根据霍尔信号,确定电机电角度的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8815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