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块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压力润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1260.4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5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左正兴;苗宇溪;冯慧华;李延骁;郭陈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F02B63/04;F01M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模块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压力润滑系统,属于能源动力领域。机油箱中的机油由机油泵泵出,经机油滤清器的过滤作用后分成两个支路,进入两侧扫气箱的第一进油孔中,流入第一进油孔的润滑油经扫气箱内的油路输送至各个分油道中,并经分油道到达各个扫气箱内部的润滑油腔、润滑油腔与连杆动子之间的间隙;进而进入活塞连杆组件内的油道中;再通过油道的出油口流入活塞-气缸套摩擦副,实现对这一摩擦表面的连续润滑;该系统工作可靠且适应性强;机油泵采用电动式,便于根据发动机不同工况进行精确的电子控制;润滑油腔与润滑油道布置在自由活塞发电机模块内部,结构紧凑、节省空间,易于实现较高的体积功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自由 活塞 内燃 发电机 压力 润滑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多模块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压力润滑系统,主要包括多个自由活塞发电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油箱(10)、电动机油泵(11)、机油滤清器(12)、油管(13)和密封环(7);自由活塞发电机模块主要包括:气缸(1)、活塞(2)、连杆(3)、气缸套(4)、扫气箱(5)、直线电机定子线圈(8)以及电机动子(9);多个扫气箱(5)固定连接,扫气箱(5)中的润滑油腔(6)通过分油道(22)连通,或者通过在各扫气箱第一进油孔(16)处设置互相独立的外接油管相连通;扫气箱(5)靠近直线电机定子线圈(8)的一侧底部开有第一进油孔(16);扫气箱(5)箱体内开设油路,油路将第一进油孔(16)与分油道(22)连通;润滑油腔(6)为中空的圆柱体,连杆3和电机动子(9)在润滑油腔(6)内往复运动;润滑油腔(6)与扫气箱(5)靠近直线电机定子线圈(8)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处设置密封环(7),密封环(7)将附着在连杆和电机动子表面的润滑油刮掉,以防油腔中的润滑油进入电机定子线圈内;扫气箱(5)与气缸(1)连接的端面底部设置有凸台,凸台上开有第一回油孔(15);润滑油腔(6)长度略大于一个活塞行程长度;气缸套(4)靠近扫气箱(5)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环形集油槽(17),集油槽(17)最低端开有第二回油孔(18),第二回油孔(18)与扫气箱对应位置的第一回油孔(15)相对;连杆3与活塞2固连形成活塞运动组件,组件内铸有油道(14),连杆(3)与电机动子(9)连接一侧的周向开有第二进油孔(19),润滑油腔(6)的长度设置可保证进油孔(19)一直处于润滑油腔(6)内;在活塞(2)上安装油环的环槽处周向开有出油孔(20),出油孔(20)将润滑油准确输送到活塞‑气缸套摩擦副上;电机动子(9)与连杆(3)固连,两者等截面,以减小润滑油对运动组件的阻尼作用;多模块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同侧的气缸盖(23)、气缸(1)和扫气箱(5)分别进行集成化设计;整个气缸体内部的各气缸(1)通过一定壁厚隔开,且各气缸(1)内分别放置单独的气缸套(4);各气缸(1)的一侧通过共同的安装面与整体式的气缸盖(23)相配合,另一侧则通过共同的安装面与扫气箱(5)进行螺栓连接;整个扫气箱(5)的内部被分割成与气缸(1)等数量的腔室,各腔室分别与对应气缸(1)同轴放置;扫气箱(5)各腔室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润滑油腔(6);扫气箱(5)在靠近直线电机定子线圈(8)一侧的安装面内铸造有润滑油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1126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为机动车的内燃机的支承件供给润滑剂的组件
- 下一篇:一种气缸盖上的导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