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大茶自动化连续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2041.3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2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文亮;衡永志;陈久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山抱儿钟秀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7200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大茶自动化连续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鲜叶采摘→鲜叶贮青→杀青→堆放闷黄→揉捻→解块→初烘→堆积闷黄→复滚。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作黄大茶具有梗壮叶肥,大枝大杆,叶片成条,枝叶相连,形似钓鱼钩,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香气焦香浓郁,滋味浓厚甜润,叶底黄中显褐。经久耐泡特点,实现了黄大茶加工机械化、生产清洁化,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大茶 自动化 连续 制作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黄大茶自动化连续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采摘标准:一芽四五叶,长度为10~13厘米;采摘时间:春茶在立夏前后2~3天开采,为期1个月,采3~4批,夏茶在芒种后3~4天开采,采1~2批,不采秋茶;(2)鲜叶贮青采回的鲜叶摊放2~3小时,雨水叶要薄摊至表面水散失后再加工,白天采晚上制,鲜叶存放不隔夜;(3)杀青将贮青后的青叶投入到滚筒杀青机里,进行杀青处理,先将滚筒杀青机温度设置为300~350℃,进出料时间调整为85~100S,待进口温度达115~125℃时即可投叶;(4)堆放闷黄:杀青叶经输送带送到闷黄槽,闷黄时间控制在55‑65min;(5)揉捻:采用组合式茶叶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机转速在45‑50转/分钟,投叶高度为离桶口2.8‑3.2cm,投叶量30~40公斤;揉捻压力和时间:在揉捻过程中,采取轻、重、轻原则,首先轻压2~5分钟,其次重压20~35分钟,最后轻压2~5分钟;揉捻程度:成条率为80‑90%,叶细胞破坏率达50‑60%,手握有茶汁外溢,松手粘手,叶团不散;(6)解块:采用振动槽及输送带进入解块机,进行解块达到没有团块,茶条松散即可;(7)初烘:采用连续滚筒炒干机进行,温度设定175‑185℃,进出叶时间为85~100S,待温度显示达到要求,开启输送带投叶,初烘后茶叶含水率达到52‑58%,然后经输送带送入第二台连续滚筒炒干机进行,温度设定145‑155℃,进出叶时间为85~100S,待温度显示达到要求,开启输送带投叶,初烘后茶叶含水率达到32‑38%即可;(8)堆积闷黄:初烘后的茶叶及时送入闷黄室堆放,堆放厚度98‑102cm,摊放时间10小时以上;(9)复滚:采用连续滚筒炒干机进行,温度设定200‑300℃,进出叶时间为85~100S,茶叶含水率为5‑7%,手捻茶叶成粉未状,梗心起泡呈菊花状,金黄色,梗有光泽,并发出浓烈的高火香、滚筒出口冒出青烟、待摊凉后装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山抱儿钟秀茶业有限公司,未经霍山抱儿钟秀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5204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