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洞性碳酸盐岩模型、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1869.0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8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印同;杨春和;王磊;徐峰;汪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杜亚静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洞性碳酸盐岩模型、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模型包括骨料、孔洞模拟件、岩体裂缝模拟件;骨料各组分的质量份数比为,水泥∶石英砂∶重晶石粉∶水=(2~3)∶(1.5~2.5)∶(0.5~1)∶(0.4~1);孔洞模拟件分布于骨料中;岩体裂缝模拟件也分布于骨料中。该方法包括:将骨料、孔洞模拟件、岩体裂缝模拟件按照分布规律填满于一模具中;静置,使得骨料之间充分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拆除模具,得到缝洞性碳酸盐岩模型。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模型用于缝洞性碳酸盐岩岩体声学与力学相应特征测试试验的用途。将其用于缝洞性碳酸盐岩岩体声学与力学相应特征测试试验时,避免了在加载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匀而产生试验误差,提高了试验测试结果分析的准确性。 | ||
搜索关键词: | 缝洞性 碳酸盐 模型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1.一种缝洞性碳酸盐岩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料、孔洞模拟件、岩体裂缝模拟件;所述骨料各组分的质量份数比为,水泥∶石英砂∶重晶石粉∶水=(2~3)∶(1.5~2.5)∶(0.5~1)∶(0.4~1);所述孔洞模拟件分布于所述骨料中;所述岩体裂缝模拟件也分布于所述骨料中;所述孔洞模拟件是粒径不同的聚苯乙烯颗粒球状物,所述聚苯乙烯颗粒的粒径包括两种,其中一种聚苯乙烯颗粒的粒径小于2mm,另一种聚苯乙烯颗粒的粒径为2mm~5mm;所述的缝洞性碳酸盐岩模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所述骨料和孔洞模拟件,并充分搅拌所述骨料和孔洞模拟件,使所述骨料和孔洞模拟件形成拌合物;将所述拌合物分层加入到模具中;按照设定的模型试样内部设定的裂缝方位与长度,对裂缝模拟件进行裁剪,然后用美工刀对已夯实试样进行预制裂缝,放入裂缝模拟件,再加入拌合物对预制裂缝进行填充,将所述裂缝模拟件加入到所述拌合物的层与层之间;在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静置预定时间,使得所述骨料之间充分发生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拆除所述模具,得到所述缝洞性碳酸盐岩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3186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部煤系及薄煤层多级叠加测井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钻井工程参数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