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活体示踪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4094.8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8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孙超;姜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2 | 分类号: | C12Q1/02;C07K19/00;C12N15/85;C12N15/65;A61K4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分子影像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活体示踪方法,即在GPCR的非功能区插入一分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构建出一种新型的GPCR‑eGFP融合蛋白,以用于GPCR分子的成像和追踪。本发明以人视紫红质rhodopsin为例,它是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视网膜视杆细胞膜上的光受体蛋白,其突变能造成蛋白不能插膜、错误折叠甚至聚集等,引发严重的眼部疾病。因此,构建rhodopsin‑eGFP融合蛋白并通过荧光来检测rhodopsin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对于眼病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发明首次在rhodopsin的非功能区即第一个胞内环 CL1插入一分子eGFP,实验证明,本发明构建的新型的rhodopsinCL1‑eGFP融合蛋白具有与野生型蛋白相似的表达水平和功能,是rhodopsin相关眼病研究的有力工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白 受体 活体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细胞示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非功能区,即第一个胞内环区CL1插入一分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不干扰GPCR功能的前提下实现GPCR‑eGFP的融合表达,通过GPCR分子的荧光标记,实时检测GPCR在细胞中的分布,同时避免eGFP对GPCR重要功能区C端及下游信号传导的干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3409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