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压电马达直接驱动的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8083.9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0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想;李春红;刘军考;陈维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3/50 | 分类号: | B64C13/50;H02N2/1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采用压电马达直接驱动的舵机,属于舵机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舵机结构复杂,驱动时需要减速装置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压电马达直接驱动的舵机,包括4组马达组、4组夹具和底座,将夹具固定在底座上,然后利用夹具夹持马达组。利用马达组,即压电马达驱动足直接驱动舵机轴,无需中间减速机构,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同时,压电马达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并且,压电马达通过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工作,不涉及电磁感应,结构中无线圈,所以不会产生电磁干扰,也不会受外部的电磁干扰影响。适用于舵机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压电 马达 直接 驱动 舵机 | ||
【主权项】:
采用压电马达直接驱动的舵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马达组Ⅰ(1)、马达组Ⅱ(2)、马达组Ⅲ(3)、马达组Ⅳ(4)、夹具Ⅰ(5)、夹具Ⅱ(6)、夹具Ⅲ(7)、夹具Ⅳ(8)和底座(9);所述底座(9)为圆桶形结构,底座(9)内部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两端开口的方形壳体(9‑1),底座(9)的底面上开有n个螺纹固定孔(9‑2),n为正整数,底座(9)的桶侧壁上开有通孔Ⅳ(9‑3)、通孔Ⅴ(9‑4)、通孔Ⅵ(9‑5)和通孔Ⅶ(9‑6),且通孔Ⅳ(9‑3)、通孔Ⅴ(9‑4)、通孔Ⅵ(9‑5)和通孔Ⅶ(9‑6)分别与方形壳体(9‑1)的四个侧壁中心正对;马达组Ⅰ(1)、马达组Ⅱ(2)、马达组Ⅲ(3)和马达组Ⅳ(4)的结构完全相同;夹具Ⅰ(5)、夹具Ⅱ(6)、夹具Ⅲ(7)和夹具Ⅳ(8)的结构完全相同;夹具Ⅰ(5)、夹具Ⅱ(6)、夹具Ⅲ(7)和夹具Ⅳ(8)分别通过底座(9)底部的n个螺纹固定孔(9‑2)固定在底座(9)底部,且夹具Ⅰ(5)、夹具Ⅱ(6)、夹具Ⅲ(7)和夹具Ⅳ(8)分别与方形壳体(9‑1)的四个侧壁一一对应,夹具Ⅰ(5)、夹具Ⅱ(6)、夹具Ⅲ(7)和夹具Ⅳ(8)分别用于夹持马达组Ⅰ(1)、马达组Ⅱ(2)、马达组Ⅲ(3)和马达组Ⅳ(4);马达组Ⅰ(1)、马达组Ⅱ(2)、马达组Ⅲ(3)和马达组Ⅳ(4)的阶梯轴分别穿过通孔Ⅳ(9‑3)、通孔Ⅴ(9‑4)、通孔Ⅵ(9‑5)和通孔Ⅶ(9‑6),使得马达组Ⅰ(1)、马达组Ⅱ(2)、马达组Ⅲ(3)和马达组Ⅳ(4)的舵片均位于底座(9)外,且所述舵片均与底座(9)的外表面相切;所述马达组Ⅰ(1)包括:压电振子Ⅰ(1‑1)、压电振子Ⅱ(1‑2)、圆盘(1‑3)、阶梯轴(1‑4)、紧固螺母(1‑5)和舵片(1‑6);压电振子Ⅰ(1‑1)和压电振子Ⅱ(1‑2)的结构完全相同;压电振子Ⅰ(1‑1)和压电振子Ⅱ(1‑2)的驱动足均紧压在圆盘(1‑3)的外圆周,使得压电振子Ⅰ(1‑1)和压电振子Ⅱ(1‑2)能够带动圆盘(1‑3)转动,且压电振子Ⅰ(1‑1)和压电振子Ⅱ(1‑2)以圆盘(1‑3)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呈轴对称结构,阶梯轴(1‑4)的末端通过紧固螺母(1‑5)与圆盘(1‑3)的中心固定连接,阶梯轴(1‑4)的首端与舵片(1‑6)固定连接;每个舵片与其所对应阶梯轴的连接面均与底座(9)的外表面相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2808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落架及使用该起落架的无人飞行器
- 下一篇:运动帆船帆翼非标准椭球体涡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