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水推进型主从式水下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3794.9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6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葛杨;袁明;秦明杰;胡安继;张乐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7/16 | 分类号: | B63C7/16;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李晓敏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旋水推进型主从式水下救援装置,属于海洋水下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打捞方式普遍存在效率低、实施困难的问题。本装置的头部结构、中部结构、尾部结构依次布置;头部结构与中部结构之间采用软体结构进行连接,将头部壳体与中部壳体连接在一起,尾部结构通过尾部托盘固定安装到中部结构的壳体上,来实现尾部结构与中部结构之间的连接,头部结构用于吸附沉没船舶壁面,中部结构为动力输出装置,其为头部结构及尾部结构提供动力,尾部结构为缆绳缠绕机构,用于与母船建立连接;利用吸盘吸附到被救援物体表面,来完成救援作业;吸盘连接部的密封部件,具有适应壁面的性能。本发明主要用于海洋水下突发事故的救援及打捞作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进 主从 水下 救援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旋水推进型主从式水下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结构(I)、中部结构(II)及尾部结构(III);头部结构(I)位于装置的顶端,中部结构(II)位于装置的中间位置,尾部结构(III)位于装置的末端;尾部结构(III)通过尾部托盘(52)固定安装到中部结构(II)的中部壳体(7)上,来实现尾部结构(III)与中部结构(II)之间的连接,头部结构(I)用于吸附沉没船舶壁面,中部结构(II)为动力输出装置,其为头部结构(I)及尾部结构(III)提供动力,尾部结构(III)为缆绳缠绕机构,用于与母船建立连接;所述头部结构(I)包括第一吸盘(2)、第二吸盘(31)、第三吸盘(19)、第一锥齿轮传动系统(3)、第一螺纹伸缩装置(1)、第二螺纹伸缩装置(33)、第三螺纹伸缩装置(32)、第一动力轴(4)、第一离合器(5)、万向节(61)、头部壳体(20)和头部外罩(201),所述第一吸盘(2)、第二吸盘(31)和第三吸盘(19)均为包括底座和吸盘两部分,吸盘与底座的连接处设置密封部件(203),所述第一锥齿轮传动系统(3)设置在头部壳体(20)内,第一锥齿轮传动系统(3)的主动锥齿轮与第一动力轴(4)固定连接,第一动力轴(4)通过万向节(61)及第一离合器(5)与动力输出装置连接;第一螺纹伸缩装置(1)、第二螺纹伸缩装置(33)和第三螺纹伸缩装置(32)分别与第一锥齿轮传动系统(3)的一个从动锥齿轮连接,第一螺纹伸缩装置(1)与第一吸盘(2)的底座连接,第二螺纹伸缩装置(33)与第二吸盘(31)的底座连接,第三螺纹伸缩装置(32)与第三吸盘(19)的底座连接,头部壳体(20)上开有吸盘底座运动导向孔,所述头部外罩(201)罩装在头部壳体(20)外部,且头部外罩(201)上开有吸盘运动导向孔,头部结构(I)的头部外罩(201)与中部结构(II)之间采用软体结构(17)进行连接,将头部壳体(20)与中部壳体(7)连接在一起,软体结构(17)与中部结构(II)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501),软体结构(17)上设置有柔性环(20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1379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