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溅射迷宫结构的电推力器绝缘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09678.X | 申请日: | 2015-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0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王亮;张天平;顾左;李娟;唐福俊;赵以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B17/42 | 分类号: | H01B17/42;H01B17/50;H01B17/36;H01B1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温子云,仇蕾安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溅射迷宫结构的电推力器绝缘组件,包括排气罩、第一屏蔽罩、第二屏蔽罩、第三屏蔽罩、第一绝缘陶瓷、第二绝缘陶瓷及螺钉、螺母。第一屏蔽罩通过钎焊与第一绝缘陶瓷连接形成一个部件,第二屏蔽罩、第三屏蔽罩通过钎焊与第二绝缘陶瓷连接形成另一个部件,然后将排气罩与上述两个部件通过螺钉将其串连螺接在一起,实现不同电极间的电绝缘。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同电极间的电绝缘,一方面,能够显著减少电推力器工作时对绝缘陶瓷表面的溅射沉积污染,避免了由于陶瓷污染而造成的绝缘能力下降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屏蔽罩进行排气设计,有效的防止了两电极间低气压放电的风险,有利于电推力器的稳定工作。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溅射 迷宫 结构 推力 绝缘 组件 | ||
【主权项】:
一种防溅射迷宫结构的电推力器绝缘组件,用于对电推力器中不同电位的电极X和电极Y进行绝缘安装;其特征在于,该绝缘组件包括:具有相同直径中心通孔的排气罩(1)、第一绝缘陶瓷(2)、第一屏蔽罩(3)、第二屏蔽罩(4)、第二绝缘陶瓷(5)和第三屏蔽罩(6),还包括螺钉(7)和螺母(8);第一绝缘陶瓷(2)和第二绝缘陶瓷(5)均为圆柱形结构,第一绝缘陶瓷(2)一端面上的中心凹孔(21)与第二绝缘陶瓷(5)一端面上的中心凸台(51)相配合;第一屏蔽罩(3)为具有环形底面的圆筒,其内底面与内侧面的转角处具有一台阶面a(31),该第一屏蔽罩(3)的内底面与台阶面a(31)共同构成环形直角定位面A;第一绝缘陶瓷(2)上具有中心凹孔(21)的一端面的外缘置于环形直角定位面A处,并在环形直角定位面A处进行钎焊,从而将第一绝缘陶瓷(2)与第一屏蔽罩(3)固定,形成第一组件;第二屏蔽罩(4)为阶梯型两段式圆筒;小段与大段的内连接面(41)的阳角处形成环形直角定位面B(42),阴角处具有一台阶面b(43),小段与大段的内连接面(41)与台阶面b(43)共同构成环形直角定位面C(44);第二屏蔽罩(4)套接在第二绝缘陶瓷(5)的台阶面处,该第二绝缘陶瓷(5)的台阶面的阴角和阳角分别与环形直角定位面B和环形直角定位面C接触,并在环形直角定位面B和环形直角定位面C处进行钎焊,从而将第二绝缘陶瓷(5)与第二屏蔽罩(4)固定;第三屏蔽罩(6)为具有环形底面的圆筒,安装在第二绝缘陶瓷(5)未设有中心凸台(51)的一端面,且在第三屏蔽罩(6)内底面与内侧面形成环形直角定位面D(61)处进行钎焊,从而将第二绝缘陶瓷(5)与第三屏蔽罩(6)固定;第二屏蔽罩(4)、第二绝缘陶瓷(5)和第三屏蔽罩(6)形成第二组件;排气罩(1)为具有环形底面的圆筒,环形底面上开有连通中心通孔的出气槽(11);排气罩(1)、第一组件、电极X、第二组件和电极Y依次排列在一起,采用螺栓(7)穿过所述中心通孔与螺母(8)螺接;螺接后,排气罩(1)安装在第一绝缘陶瓷(2)未设中心凹孔的一端面外,第二绝缘陶瓷(5)的中心凸台(51)穿过电极X和第一屏蔽罩(3)伸入第一绝缘陶瓷(2)的中心凹孔(21)内,第二屏蔽罩(4)的小段伸入电极X,伸入距离不超过电极X的厚度;第一屏蔽罩(3)和第二屏蔽罩(4)位于电极X的两侧;第三屏蔽罩(6)接触电极Y;以螺栓轴向为参照,排气罩(1)与第一屏蔽罩(3)之间具有轴向间隔,第二屏蔽罩(4)与第三屏蔽罩(6)之间也具有轴向间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0967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单体含量的分子印迹整体柱与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传动轴吸振器





